101晉江文學城首發
十二月底,風饕雪虐,茫茫白雪將灞橋立著的那塊石碑都掩得幾乎看不見。
然這樣嚴寒冷冽,一行二輛馬車里,前兩輛都掀開了車簾,開了窗。
冷風與雪花嘩啦啦灌進來,沈徽卻是滿臉歡喜“好啊,瑞雪兆豐年,一家齊團圓,這雪下得好”
李氏從前最討厭下雪天,如今見著這白茫茫的雪,也含淚笑道“往年見慣了雪,不覺有什么。今日再瞧,當真是瓊枝碎玉,好看得緊。”
后一輛馬車因著有孩子,只開了半扇窗。
沈光庭望著窗外雪景,心頭也有萬千感觸,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上月剛滿六歲的小女兒阿瑜鉆到他懷中,探出個毛茸茸腦袋往外看“好大的雪呀”
兩歲多的小兒子阿瑾也學著姐姐,扒拉著父親的手臂“我也要看爹爹,阿瑾要看”
“你這皮猴子。”沈光庭一把將兒子提溜起來“看吧。”
阿瑾睜著黑溜溜大眼睛“天上下鵝毛了,好多鵝毛哇”
“笨弟弟。”阿瑜糾正“這是雪。”
阿瑾有認知時,已是在常年酷暑悶熱的嶺南,嶺南終年不下雪,這物對他來說,簡直新奇無比。
“雪好像鵝毛呀。”阿瑾伸手想去摸。
徐氏提醒道“別摸,仔細著涼。”
又低頭,看向坐在懷里不言不語的小平安“平安要看嗎”
一歲半的小平安搖搖頭“姨姨,風冷冷,不看。”
徐氏溫柔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好,那我們平安繼續睡吧。”
這孩子是他們回程,途徑金陵時接上的。
裴家負責接應的管事說,這孩子的父母于玉娘有恩,玉娘一路將他帶到了金陵。后來隨裴守真回長安時,念孩子年歲尚小,禁不起長途顛簸,遂留在金陵,打算等大一些再接過來。
恰好此次他們也回長安,便一路帶上,也能看顧一番。
徐氏是做了母親的人,知曉平安身世孤苦,愈發憐憫,這一路都將平安帶到她車上,孩子們互相做個伴,也更熱鬧。
此刻望著窗外那潔白飛雪,徐氏心頭也激蕩著一股酸澀又歡喜的滋味。
她從未想過,還會有舉家回到長安的一日。
當日流放,她真覺著自己不是死在路上,便是死在嶺南
沈光庭一回首,便見妻子淚盈于睫的模樣,“都回來了,哭什么。”
阿瑜也驚道,“阿娘,你怎么哭了啊”
“阿娘這是高興。”徐氏露出個笑來“能回家了,心里歡喜呢。”
話音方落,車外傳來車夫歡喜的聲音“舅老爺,舅夫人,是我們郎君的馬車”
前頭馬車里,沈徽和李氏也看到不遠處,那對站在雪地里宛若玉雕的一對璧人。
“是守真與玉娘”
“我的兒啊
。”李氏人還未至,淚已如雨下。
待雙方見了面,沈玉嬌再也抑制不住心頭思念,掙開裴瑕攙扶的手,快步迎上前“父親,母親”
一別近二載,看著已作婦人打扮的女兒,沈徽夫婦心下也諸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