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晉江文學城首發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二皇子監國已近四月。
他或許不是什么天資卓然之人,但監國,也無須多少天資,只要他居中持重,有顆賢德愛民之心,其余的事自有臣工們操心。
昭寧帝的病還是老樣子,沒什么起色,但長期臥床,叫他的脾氣越來越差。
動輒打罵宮人,對侍疾的妃嬪們亦沒什么好臉色。
賢妃主持后宮,聽得年輕妃嬪們的訴苦,心下不忍,卻也無法,畢竟伺候皇帝是后妃們的分內之事。
她試圖去尋淑妃,讓淑妃幫著勸勸皇帝。
可淑妃自打二皇子監國后,便稱病抱恙,每日待在淑華宮里休養,再不出門。
賢妃知道,淑妃這是在朝她示弱。
如今前朝由二皇子把持,后宮由她掌握,朝野內外幾乎可稱是賢妃母子的囊中之物,若此時淑妃還去昭寧帝面前爭寵,過于礙眼。
急流勇退,淑妃是個聰明人。
賢妃撥弄著掌心紅潤潤的南紅瑪瑙珠串想,起碼,比她那個兒子聰明。
念在大家都是潛邸舊人,賢妃是愿意留淑妃一條命,叫她安度余生的。
只要淑妃不犯傻。
賢妃默默祈盼著,鄭月容,你可別犯傻。
八月秋風起,清菊爽寒,皓月當空,又是一年中秋至。
此等佳節,宮外百姓們闔家團圓,宮里宴飲也辦得一如既往的隆重。
昭寧帝半邊身子雖還僵直著不能動彈,但為著向朝臣證明他這個皇帝還在,愣是叫四名內侍將他抬到了太極殿上座。
他穿著簇新的朱紅團龍紋錦袍,頭戴金冠,卻依舊掩不住清癯臉龐的濃重病態。
前來赴宴的文武重臣們看著上座的昭寧帝,再看昭寧帝下手邊年輕力壯的二皇子,心里不約而同冒出一聲嘆息皇帝真的老了。
老了,便也該退了。
只是權勢使人沉淪,嘗過權柄在手的滋味,再想放開,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朝臣們心思各異地忖度著,陛下到底何時才愿意將權力完全交給二皇子,又打算如何處置東宮太子。
那倒霉的太子,大半輩子都受制于他的父皇,成為他父皇掌心一顆隨意擺弄的棋子,想想也實在可憐。
宮宴上絲竹靡靡,歌舞翩翩,朝臣們觥籌交錯,一切都如往常般怡然自得。
直到外頭忽然響起宮人們的驚呼“走水了,走水了”
殿內眾人皆是一驚。
昭寧帝眼歪口斜,想要發號施令“怎怎么”
他可以說話,但不能急,一急話說不清也就罷了,口誕也克制不住地從嘴角往下淌。
總管太監連忙拿帕子給他擦“哎喲,萬歲爺您別急。”
下首的二皇子適時站起來,語氣凝肅,卻并不慌亂“外頭怎么回事”
很快有
太監跌跌撞撞跑進來稟報“安禮門走水了,那一片火光沖天呢”
二皇子擰著眉,忙派了親衛去查看,又安撫殿內眾人“莫要慌張,安禮門在東北角,燒不著此處。”
殿內眾臣見二皇子臨危不懼,也紛紛定下心來。
然而沒多久,外頭又傳來一陣如悶雷般的嘈雜,隱隱伴隨著馬蹄聲。
殿內眾人心驚,皇宮內苑,怎會有人縱馬又怎敢有人縱馬
不等他們想明白,殿外殺聲四起
“除佞臣,清君側”
“除佞臣,清君側”
整齊劃一的口號,更叫殿內眾臣錯愕不已。
除哪門子的佞臣清哪門子的君側
不多時,禁軍統領疾步趕來,單膝跪地“啟稟陛下、二殿下,三殿下帶著精兵燒了安禮門,包圍了太極殿”
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