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自報家門的下人,陳熙有些警惕。
怎么回事
不會是盛家的老人吃不了辣,昨天外帶的兩份,吃出事,來找她麻煩了吧
這一瞬間,陳熙想了無數種可能。
包括怎么為自己辯解。
然而沒等她開口,就見盛家一個管事打扮的婦人沖她笑著道“我家老夫人挺喜歡姑娘這手吃食,夫人一向孝敬老夫人,這一大早就吩咐了我們過來找姑娘到府上去給老夫人做頓早飯,知道姑娘要做生意不大空閑,我家夫人出來時吩咐了,可不能讓姑娘吃了虧。”
說著就放了一塊碎銀子“這是幫廚的定金,姑娘先收著,等做了早飯,老夫人吃得好,工錢和賞錢都不會少了姑娘的。”
陳熙看了一眼,這幾日收錢看賬的,能估摸出這塊碎銀子有個五六兩。
五六兩
頂她出攤半個月了
而且這還只是定金,等做完了飯,就算沒賞錢,工錢也會給個幾兩銀子。
算下來,能小十兩銀子呢。
陳熙立馬就動心了。
南市人來人往的,這會圍觀的人也不少,她也不怕進了盛家出不來。
再說,盛家能這么給她面子特意派了管家婆子來請她,又圖她什么呢
也就這一手吃食了。
就是鋪子這邊。
陳父陳母從年輕時就在縣城賣燒餅,對盛家了解比閨女多多了,知道盛家是個積善人家,對于閨女的手藝能入了盛老夫人的眼,老兩口都很開心。
而且給的錢著實不少。
瞧閨女猶豫,陳母便道“盛老夫人是個大善人,能去給她老人家做頓飯,也是咱們的福氣,鋪子這邊你不用掛心,我和你爹忙得過來。”
聽陳母這么說,陳熙面色輕松不少。
煮餃子也好,煮燴面也好,都沒什么難度,主要是調湯底,這幾日陳父陳母也都學會了怎么調,原本就不是什么復雜事。
“老夫人吃得慣,是我的榮幸,我就跟幾位走一趟。”陳熙解了圍裙,大方沖幾人一下。
“不過,”她又道“我做飯要配我家的獨家辣椒油,這”
婦人想到什么馬上道“姑娘需要什么,只管吩咐,咱們府上廚房一應俱全的,姑娘盡可到了府上再做,不急的。”
陳熙也猜到,許是大戶人家的規矩和顧忌,便也沒太在意,便跟著幾人上了馬車往盛府去了。
盛家在濰縣是豪富,同族又出了個在禮部任職前途無量的才俊,自然不是一般門戶能比的。
光是宅子就瞧著甚宏偉,讓來自現代社會對雕梁畫棟巍峨氣派的古宅院甚是眼饞。
也不知道她這一輩子,有沒有福氣能住上這樣的大宅子,回頭打聽打聽,三進的院子需要多少錢。
當然,摩天大廈都見慣了的陳熙,也沒把艷羨表現太過,這只是大部人的執念而已,并非眼皮子前,她面上很很是淡定,只看了一眼,便跟著管事婆子從角門進府。
管事婆子瞧她面色沉著,一路上言行舉止也都是落落大方,并沒有借著這個接回攀附或者恭維他們家,現在到了盛府也不卑不亢,倒是對她又高看了一眼。
進了二門,換了個里面做事的大丫鬟,陳熙這才知道,盛家之所以這么一大早就去南市堵她,并非是為了府里的老夫人。
而是一位京中的貴人。
瞧丫鬟言辭間的尊重和忌諱,陳熙猜測,這位貴人來歷怕是非常不簡單。
要不然盛府也不至于從上到下,這么緊張。
“姐姐可否告知這位貴人多大年歲”陳熙笑著道“不同年齡的飲食偏好會略有不同,我也好心里有個數。”
丫鬟其實挺緊張的,這位貴人實在嬌貴得很。
來府里做客這幾日,都沒有能入得了她口的飯菜,他們已經尋遍了滿城的廚子,那位都說沒胃口,吃不下,送去了也就挑幾筷子,基本都是原封不動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