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蘇知的父母剛剛去世,她現在又是一個孤兒了,如果不出意外很快會被奶奶或者外婆家接走。
但奶奶和外婆都還有另外成年了的兒子,夏蘇知過去肯定要跟著大伯二伯或者舅舅,不知道有多少堂的表的兄弟姐妹。
如果奶奶和外公外婆不管事的話,她就要跟著叔嬸或者舅舅舅娘了。
好在夏國信和蘇英才有給她留下退路,比如這座院子。
這間小院的圍墻在這一片都是最高的,上面還插著一喜碎瓦片,整個院子看起來特別有安全感。
按說這周圍都是熟人,街上也還有兩家也是戰士家屬,其實不需要太擔心安全,不然夏爸媽也不能把女兒一個人放在家里了。
只是到底是擔心夏蘇知晚上一個人住害怕,兩口子沒管其他人什么反應,特意重新修過圍墻,比搭廚房時還盡心呢。畢竟廚房也就是靠著房檐下的走廊搭砌起來的一個大約四五平的空間。
再往里就是被廚房靠著的兩間屋子,看起來并不大,加起來大約三十幾平。分為一大一小兩個房間。
小的那間就是夏蘇知的臥室,大的那間被木板和布簾子分成兩個部分,里面些是夏國信和蘇英才在住,外面靠近門的這部分放置了飯桌作為吃飯以及一家人活動使用。
也是平時待客的地方,雖然大部分時間都用不上。
這樣的小院子,住上一家三口剛剛好,雖然原身還不太會打掃,屋子稍微有些亂,但卻透露出一種溫馨。
夏蘇知回到屋里,掀開隔斷的門簾,進了夏爸媽的臥室,準備理理家里的財產。
夏爸媽的房間看起來要整潔很多,入目的第一眼就是正對著的床,以及床上方方正正的枕頭被子,每個皺褶都出現在它們該出現的地方。
非常符合他們的職業,當然,找東西也非常方便。
夏蘇知直奔書桌,她記得平時蘇英才就是從這里拿錢和糧油本票據的。
夏蘇知把幾個抽屜翻了翻,見東西有些雜,干脆把找到的東西都放到書桌上,堆了一小堆。
確定下面沒有價值的物品了,夏蘇知站起來開始給桌面的這些分類。
錢先放在一邊,其余的有一家子的戶口本、兩人的結婚證、14張工業券、一些糧票布票油票還有幾張信封和郵票。
這些票據到期的時間還早,看來蘇英才是早就篩選過了。
夏蘇知把它們又給放回去,只把十幾張工業券抽了出來。夏蘇知的關系在街道辦,其余的以后還可能獲得,但工業券她基本沒有在正經渠道獲得的機會了、街道那邊可不發這東西。
剩下的這一小堆錢零的整的都有,總共有263塊4毛2分錢。
夏蘇知食指點著下巴,歪了歪頭,這個數在哪都應該算是很大一筆錢了,但放在雙職位只帶一個孩子的夏家就顯得過于少了。
夏國信和蘇英才入伍將近十來年,現在每月的工資補貼差不多四十幾,兩個人加起來就有八十多,這里的錢最多也就是三個多月的工資而已。
這時候的錢是真的很值錢,他們在部隊伙食費幾乎是固定的,而夏蘇知在家用的也不多。
她家人也少,即使吃的好一些,每個月至少都能剩下四十多。
難道是他們有給一半工資給家里老人的習慣也或者是家里還有其他比較大的開銷她不知道嗎。畢竟夏蘇知到底還小,這些事他們在孩子面前不會多說也說不定。
夏蘇知想著轉頭翻了翻其他地方,包括她放私房錢的位置并沒有同樣的床板,翻了一遍沒找到夏蘇知也就不執著了。
二百六對她來說算是一大筆錢,足夠她應付一些事情了。
夏蘇知從里面抽出兩百,準備和工業券一樣放在自己的餅干盒子里,然后把剩下的六十多原樣放回了書桌里。
不知道奶奶和外婆的家人什么性子,但不管怎么樣她需要有能夠拒絕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