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嬴垂下眼“若沒有旁的事,相邦便讓御者
回轉吧。俞嬴該回去了。”
田向“嗯”一聲,沒再多說什么。
車轉過彎兒去,往回走,車里兩人只默默地坐著。
一月后,鄒子帶著眾弟子隨公子暢來到臨淄。
鄒子近七十歲的老者了,卻精神矍鑠,體力也好,這樣長途跋涉而來,只略修整,便去見齊侯。齊侯降階相迎。
齊侯客氣地問候鄒子一路辛苦。鄒子道“老夫不過是行路之苦,一路卻見多了民生之苦。沿途所見面有饑色者有之,賣兒鬻女者有之,四處流亡者有之。不能使黎庶飽暖,安其田宅,田氏雖得大位,安可穩哉老夫為君上憂之。”
一見面便這么說齊侯終于明白田向說這位鄒子“端方太過”是什么意思。
齊侯耐著性子,行禮道“先生說得是。不能使民安樂,此寡人之過也。請先生教寡人富國安民、守固戰勝之道。”
鄒子道“富國安民,當薄賦斂,不與民爭財;當嚴吏治,抑兼并民產;當少攻伐,少徭役,使民休養生息。民安則守固,則不戰而服,此王道也。至于攻伐征戰,小道也。老夫未曾見依靠攻伐征戰可使國家持久昌盛者。”
齊侯抿抿嘴“多謝先生以王道教寡人。”
鄒子看他一眼,又道“先前老夫曾見先君。雖于政事上,先君未納老夫之諫,然先君克勤于邦,克儉于家,謹于修身。1今觀君上,冠垂明珠,履踐金玉,如今已近夏末,君上還在殿里用冰,又聽聞君上愛馬愛犬,常常田獵于禁苑,還望君上勤修自身”
又說了一陣子,鄒子方才說完。齊侯謝鄒子的諫議,又說已經為鄒子及弟子們準備好了宅第,請老先生安居于臨淄,早晚以教寡人云云。
鄒子道“觀君上神色,不似要納老夫之諫,老夫亦不敢受君上之宅第財貨,老夫更愿居于泮學之中。若君上愿意與老夫討論濟世治民之道,老夫不敢辭。”
齊侯很多年沒被人這樣當面責備過了,尤其是“面刺”之后,自己還要強忍,強忍之后,還被拆穿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又拿什么神色對鄒子。
鄒子行禮,與齊侯告辭。
齊侯已經忍了那么久,不好前功盡棄,禮賢下士的樣子做足,再次依禮相送。
鄒子出宮門,見其弟子。弟子問鄒子與齊侯議政之事及齊侯為人。
鄒子搖頭嘆氣“非納諫之君也。不過是想把我當個幌子用罷了。”
其弟子道“當今之世,能行王道的君主又有幾個呢老師來之前不是便有所預料嗎如今齊侯正在招賢納士,若得與當今眾賢者相聚一堂論道,我們也不算白來一趟臨淄。”
鄒子點頭。
鄒子未曾見別的大賢,倒是先見到了上卿田原。
田原依舊是那副傲慢的樣子“原曾經見過先生。先生年七十,自謂懷經邦濟世之才,奔走諸國幾十載而不得用,只得退居鄙野,原實在想不到會再見先生。”
鄒子樣子比他還要傲慢“老夫也還記得足下。足下德行不修,才智平平,老夫也想不到過了這么多年,還會在齊侯宮門前見到足下。”
田原勃然色變,卻又不能真拿鄒子怎么樣,只得拂袖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