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嬴在柳城比在小城白魚和岔城逗留得都久,這固然是因為柳城在最東北角,戍地最廣,極為重要,她雖嘴上不承認,自己心里卻也明白,更因為戍守此城的是令翊。
能多跟他待一日,看他行走于校場上兵卒之間,看他親操戰鼓指揮若定,看他騎著戰馬帶著騎兵從坡上沖下來,看他與人角力,把對手摔在泥地上,得意地笑道“再來”,看他笑著看過來,聽他叫“先生”,聽他說軍中諸般事宜,自己在木簡上寫北來見聞備忘,他在不遠處坐著看書或修理弓弩這些雖都是平常事,卻讓俞嬴心里安穩喜悅。
俞嬴倒是也沒有因私廢公。她在有條不紊地做自己的事。令翊去練兵的時候,俞嬴訪了城內外一些黎庶,跟他們閑話家常,問家里人口,問牧養幾頭牛羊,耕種多少土地,問怎么耕種,種粟還是種黍,產多少糧這是她從到燕北以來,見縫插針,一直在做的,只是在柳城見的人更多。
有老叟稀奇“貴人難道也種過田嗎怎么還懂耒耜懂犁”
俞嬴笑,又問起東胡人的事。
在柳城這樣一拖延,竟迎來了又一場風雪,天地間一片茫茫,屋里雖有火盆,俞嬴還是覺得冷。
這樣的天氣,雖不操練,令翊卻越發地忙。平日有城司馬帶人巡城,這樣的風雪天,令翊會自己巡城風大雪大,或會有屋舍被刮壞壓塌,這個天,一個不小心是會死人的,另外城戍各處也要都著意看一看
天黑透了,令翊才回府。
俞嬴迎上來問城中如何。令翊脫下帶著冰雪的外袍,俞嬴順手接過來,幫他抖一抖,掛上。
令翊道“昨日太陽還那樣好,今天就這樣,這場風雪來得太急了,先前又有那一場,果然有不結實的房屋塌了”令翊與她說城中情形,又說怎么處置的。
兩人說著話,侍女葉擺上飯來,令敏也幫著安箸。
令翊道“我不是叫敏回來說讓先生自己先吃飯嗎”
俞嬴笑道“暮食著什么急大家湊在一起吃才香甜。”
粥飯從軍中庖廚處取來,一直在火上溫著,幾個人趁熱吃起來,還一邊吃,一邊說些軍中和城中事飯食簡單,也沒那么些規矩,恍如平常人家一樣。
吃罷飯,俞嬴接著寫北來見聞,令翊在不遠處修俞嬴送他的箭箙。
令敏看書有不解之處,有俞嬴這個“太傅”在,自然來問。俞嬴儒家弟子,誨人不倦,像教啟那樣教他。
令翊顯然也想起從前在齊國的時候,情形何其相似,不由得笑了。
令敏看見兄長笑,不知道他笑什么,便道“也不知道兄長為何就不換一套弓囊箭箙,成天就用這一套,破了補,壞了修,不知道的還以為家里窮得要討飯了呢。從前也沒見他節儉成這樣”
令翊看一眼俞嬴,笑瞪令敏“問完了就回去讀你的書去,別在這兒纏著先生了”
令敏沖他翻個白眼兒,又笑著對俞嬴行禮,到底沒
接著在這里礙他兄長的眼。
葉也笑著悄悄走出臥房,去廳里做針線。
俞嬴抿嘴,看令翊一眼。令翊對她笑,根本不想掩飾什么,很是無賴的樣子。俞嬴無奈,也笑了。
外面依舊風大雪大,俞嬴走去撥一撥火盆,跟令翊說起自己擬想的對胡之策。
“先前在平野,上將軍說到修建長城以御胡人,那自然是最好的,只是如今我們物力人力還不夠。我想著,或許我們可以先筑高墻,挖深池,擴建諸城。我在都中時已經寫書信去再次請求墨者來燕,若墨者來,或許還能請他們幫著造一些守城器械。城池寬大了,可以讓城外鄉野聚落的人搬進來。這樣冬天胡人來了,在郊野一粒糧食也搶不到,城池又不好攻,我們主要防秋收之時就好此所謂堅壁而清野。”
令翊點頭“先生這個辦法好。只要外面沒人沒糧,城池夠牢固,胡人有幾日攻不破,附近城池的援兵就到了,咱們還能里應外合,狠揍那幫東胡人。”
大舉筑城需要上書燕侯,需要人力物力。從前先君時,燕南且應對不過來,對燕北便有些忽視,況且他性子懦弱,在燕北只要令支塞還在就好,出塞這些城池能守則守,守不住也就罷了。
這些城池如今還在,是因上將軍令曠作為令支令氏的家主,他不駐守于令支,而守于平野小城,若非他帶著令氏子弟和軍將兵卒們一直堅守,俞嬴這次巡視燕北或許到令支就結束了。
先君那個時候,是無力大修城池的,但如今的燕侯、如今的燕國不同
“我擬向君上上書,重修馬政,咱們的糧儲稍微多了一些,可以多養一些戰馬了。魏武卒都是步卒,燕國與魏不同,咱們臨近東胡,不能缺了騎兵。將軍的騎兵練得尤其好,咱們要是有一支騎兵勁旅,怕他什么東胡騎兵也不只是對付胡人,還有燕南呢”
令翊擊掌“善到時候東胡再有異動,帶著騎兵去后面襲了他們牙帳”
俞嬴笑道“他們逐水草而居,將軍也得能找到他們”
因此順著又說到細作,可惜真正進入東胡首領部落的細作極少,傳回消息來更難,很難做到知己知彼
隨后俞嬴說燕北的農牧。燕北糧少,固然因為氣候冷,也跟農具粗陋,耕種之技不足有關,故而當推廣更好用的鐵犁、推廣壟作間作、推廣范子書中那些農耕技能,鼓勵黎庶墾荒。燕北土地這般廣闊,這樣大片地荒著太可惜了。燕北有了足夠的糧,才能更好地養兵養馬修城池,糧草靠從燕南運送是不行的。俞嬴展望燕北之地,甚至說到了日后設立郡縣
說著說著,夜就很深了。
令翊站起來,笑道“今日晚了,先生快洗漱睡吧。”
俞嬴點頭,笑道“將軍也早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