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賢也怒了:“你這嘴里吐金水的貨。”
罵人不揭短。
張齊賢也不算是惡臣,但確實有一個小缺點,就是能吃。
曾經當知州的時候,一邊處理公務一邊吃,從中午吃到下午,竟然吃了相當于二十人的飯食,結果還說自己沒吃飽。
張齊賢為什么當官。
就是因為窮,錢不夠吃飯。努力學習考中進士,當官后才慢慢能吃飽。
用他自己的話說,往前幾十年就沒吃飽過。
罵上了。
李沆、畢士安都沒勸住。
皇帝輕輕一拍桌子,這才震住了罵架的王嗣宗和張齊賢。
皇帝開口說道:“并州借國庫三百萬貫,今年年底還四十萬貫,之后三年每年還一百一十萬貫。石炭礦區的收益,待礦區成型后。”皇帝看了一眼寇準,原本這事應該寇準派人去查實。
可寇準去,這事顯然要吵架。
所以皇帝說道:“呂相公在明年春天,核查礦區收益,定下一個標準,上交國庫。”
“是,臣明白。”
純善的劉學士,劉安。這會聽到錢批了,馬上說道:“官家,要不臣吩咐開宴。”
“好。”
主菜,只吃鵝。
切幾片對于皇帝與寇準等重臣而言,這就夠了。
唯一張齊賢,劉安吩咐讓給他切了半只羊,就這張齊賢還認為不夠,又親自操刀砍了一條羊腿,這才開吃。
開宴的同時,一道四百里加急,從樞密院發出的公文已經出了汴梁,往并州送。
并州那里有守軍。
位置是劉安告訴寇準的,劉安選擇了兩塊礦區,這兩塊都是后世有名的露天礦區,同時也是防遼的重點位置。
一處在并州以北幾十里的軒崗露天礦,這里屬于并州城范圍。
另一處,則是朔方。
也就是后世的平朔大露天礦。
不用劉安解釋,寇準與石保吉就明白,肯定還有別的露天礦,僅選這兩個,朔方城宋對遼的防御重鎮。
此時的朔方城控制在遼國手中,但礦區分布很廣,大宋邊軍控制的區域有沒有,挖一挖就知道了。若有,眼下有理由在那里布置重兵,至少也是為了防御遼軍。
并州城北的那個,挖出來從汾河往南運,供給汴梁,這才是真正挖石炭的地方。
朔方那個若能挖出石炭來,有河可以往真定府與河間府運。
真定、河間,就是防御遼國的另兩個重要的州城。
酒宴上,劉安作為主人,當然要敬酒了。
到了寇準這一桌,寇準問劉安:“其他地方,可還有石炭?”
“有,多的數不清。我家里用的是焦作的石炭,焦作需要往地下挖,真的下功夫挖也夠汴梁城用了。”
寇準又問:“在焦作,你挖了幾個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