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被劉安幾句話說的是興致很高,不顧和劉安打招呼就大步往回走,他已經準備開始構思用規則來讓官員們更加的勤政、更加的廉潔、更加的用心、更加的愛民。
這些原本就是李沆畢生的追求。
劉安心中默默的說了一句:“恩師,實在是抱歉。”
劉安內心有些歉意,因為借這一次對河北兩路的吏治整頓,劉安是在立威。
將來有一天,劉安對汴梁城的京官下手的時候,未出招,那些人就會先害怕。
為了大宋的前途。
話說真定府這邊新一輪磨勘又將開始,汴梁城卻出了一件大事。
王詢,準確的說是假王詢。
這家伙倒是很聽話,崔氏也更聽話。
所以,前高麗王以及高麗金氏幾位重要人物的腦袋用石灰包好,加上香料,然后大量的珍寶一起運到了汴梁城。
皇帝大驚。
“這,這,這怎么能!”
禮部一位侍郎上前:“官家,臣不敢有半點說假話,高麗使節就在禮部的迎賓苑暫住,人頭臣一一看過,確實不假。”
皇帝沉思,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這次當真是無人知曉。
真正發生了什么,卻無人知道,潘惟熙是的公文還沒有送到汴梁,他也是故意的。
“官家,臣以為先安撫,然后派人查一查。”
“去吧。”
皇帝腦袋有點亂。
高麗怎么就發生了宮變,依高麗使節的國書上說,金氏九族被誅,這可不是小事。
皇帝腦袋亂了,心里卻是害怕。
當下,皇帝就把三相叫進了宮里。
三相已經知道這事,所以不用皇帝講,呂蒙正就先一步講到:“官家,這件事情臣以為要慎重。”
“朕知道。”皇帝心說,這不是廢話嘛。
呂蒙正繼續說道:“高麗已經是遼國屬國,突然宮變向我大宋進貢,此事雖可喜,但也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大宋與遼國剛剛結盟和談,現在高麗發生變故,臣擔心遼國借此對我大宋不利。”
“官家,臣以為遼國不會興兵,但肯定會派使節,此事確實麻煩。”
寇準也認同呂蒙正的說法。
皇帝看著向敏中,向敏中明白皇帝是在等自己的意見,所以向敏中說道:“不如就此事,在遼國沒有派出使節之間,咱們先派。”
“怎么派,到遼國說什么?”皇帝心里越發的亂了。
寇準說道:“叫劉安去。”
“他處理不了此事。”皇帝不認為劉安能應付這種突發事情。
寇準卻說道:“劉安與遼國剛剛完成和談,這事臣以為讓劉安先與遼國初談,若談不下來臣過去。”
“也只好如此。”皇帝心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高麗怎么突然就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