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邊一說,各村也就懂了。
挑人吧!
在各村準備挑人之時,一校尉和一書吏跑了過來,把一百名村長叫到了一起。
“有一項重要的通知,非常重要。”
各村長多少都識點字,以出海的路上又加強培訓過,就算村長不識字,村長家也有一個識字的晚輩。否則是當不了村長的。
聽到有通知,大伙就準備開記。
書吏沖著校尉點了點頭,校尉說道:“到各村之后讓年輕人把腰帶管好,并且定下規矩。”
有村長立即上說:“是,是,咱們是種桑的,不敢禍害人。”
校尉搖了搖頭:“不是這個意思。以前侯爺安排了一位先生到這里,叫鄭墨竹,他現在聞倭色變。他創下了一個記錄誰聽到誰害怕,兩個晚上九十七個倭女鉆了他的屋,現查證,二十三人懷了他的種。”
“兩,兩個晚上!”剛才還保證不禍害人的村長臉瞬間就青了。
其余的村長也嚇的發抖。
他們這老胳膊老腿的,能給折騰的把命丟下。
就算年輕人也承受不住。
書吏說道:“剛剛接到兩份文書,之前來的幾十個村中已經有醫官查證,有五個年齡剛過二十的后生廢了,還有十幾個需要調養才能恢復,已經將他們調到軍中作雜役,希望能養過來。”
“還有一件事,這里的主人阿蘇莊主……”
這次書吏還沒有說完,就有人插嘴了:“這里不是侯爺作主,是咱宋地嗎?”
“啊,是。但名義上有一個當地的人作莊主,這話都把嘴管住了,誰也別亂說。聽到沒有。”
“聽到了。”
“說正事,阿蘇莊主給倭王寫了信,說他接待了大量的大宋商人,與大宋相當的友好。而后,從倭王城還有許多大城,倭人官方記錄的有三萬年輕的倭女正在往這邊來,不在冊的有多少沒有人知道。所以,你們晚上要安排人值夜。”
校尉接過話題:“現在,去挑人吧,然后好好種桑,記住了從無田無產的佃戶變成人上人誰給你們的恩。”
“我等為侯爺立長生祠。”
“記得就好,去吧。”
很快,碼頭外的空地有人笑有人哭。
被選人歡天喜地,沒被選上的哭的死去活來。
對于這些原本就是奴隸的倭民來說,被選人就是成為人上人的機會,沒被選上人生都灰暗了。
劉安并不知道碼頭上的事情,這些小事他是不過問的。
可惡的鄭墨竹明明有才,可恨竟然寧愿跑到占城以西的深山寨子當一任狗屁縣令也不愿意再回倭島,劉安很生氣,現在他卻沒人可用。
倭島這里就算沒有文官主事,也至少應該有一個軍師才合適。
終于,來自大宋中原的五百戶分到了各村,這里什么也沒有,還是帳篷與草棚呢。
建屋,建村是第二步的任務。
第一件事情是各村長以及宿老們叫倭人的村老聚集起來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