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杜童微怔,旋即反應過來杜童說的是啥意思,她道“差不多吧,你要想繼續讀書,就去試一試,不定能說服你媽。”
杜靜沉默,不再說話。
她杵在原地站了好久,也不知道想了些什么,那雙怯弱的眼睛,忽地閃現光芒。
片刻后,她一轉身,背上背簍走進了竹林。
杜童看著走掉的人,也不知道該說啥,吐了口氣,進了廚房,從案板上取了個木盆,拿起水瓢,開始在水缸里抓魚。
上輩子,杜童從十八歲后就一個人生活,煮飯弄菜駕輕就熟,煎個魚還難不到她。
把小鯽魚處理干凈并腌好,杜童從泡菜壇子里抓了幾個泡椒和一塊泡姜出來,細細切碎,然后生火燒鍋。
鍋燒燙后,她往鍋里倒了點菜子油。
滾燙的油被煎得沒了泡沫后,再把處理過的小鯽魚挨個丟進大鐵鍋里,慢慢翻煎。
等小鯽魚煎到兩面金黃,杜童利索地先把魚起鍋,然后再重新放油炒配料。泡椒、泡姜、提味的薄荷葉加蔥一起翻炒出味,再把煎好的鯽魚倒回鍋里翻炒一分鐘,還沒起鍋,香味就竄出了屋子。
杜童把魚裝進盤子里,蓋到飯桌上,然后開始洗鍋,給她二伯燒洗澡水。
等弄好廚房的事,屋外天色已逐漸黯淡,肖中云出門后,還沒有回來,杜國樹趁著傍晚涼快也還在地里忙碌。住在隔壁的幾戶鄰居倒是收了工,扛著鋤頭陸續回來了。
“童童,你晚上做了啥,怎么這么香”隔壁杜二爺家的大兒媳婦,一到壩子上,就聳著鼻子嗅了幾下。
杜童把堂屋門拉上,沖說話的周蘭微微一笑“我二伯今兒弄了幾條鯽魚回來,我給做了。”
“我就說怎么這么香,原來是做魚了啊。對了,你家彎口稻田里的魚,應該能抓了吧,你二伯有沒有說什么時候放水抓魚”
“我沒聽二伯說,不過應該快了,收稻子前肯定會抓的。”
“你二伯放水抓魚的時候,讓他給我家留條草魚。”
杜童應了一聲,轉身往正屋后面的牛圈走了去。
杜童家情況和別人家不同,沒有人在外面打工掙錢,家里的收入全靠地里收成和養的畜生,這點錢哪夠養活一家三口人,所以,每個能掙錢的機會,杜國樹都不愿意錯過。
杜童家有塊水田緊靠村里的池塘,那一片水多,哪怕到了三伏天,田里都不缺水,杜國樹不知打哪兒聽人說,水稻田也可以養魚,前些年,他便開始往那塊水足的稻田里放草魚苗。
放得不多,每年也能撈出十來條草魚。農村人想吃魚,只能去鎮上買,要不就是去小溪里面抓野生小鯽魚,草魚這種大一些的魚,只有過年村里池塘放水挖蓮藕那會兒,才能吃得上。
杜童家稻田里的草魚,不用提去鎮上,在村里就能賣光。
賣得錢不多,但足夠杜童家一年的洗衣粉錢。
杜童去牛圈喂牛,剛走到牛圈邊,就看到杜震背著一大背草過來了。
“杜童,快點給我接一下。”杜震氣喘吁吁,讓杜童搭把手。
杜童忙不迭上前,把裝滿草的背簍接住。
“喂,先前杜靜是不是來找你了,她媽又在罵你了。”負重消失,杜震抹了把頭上的汗水,喘著氣說。
杜童一怔“在罵我”
杜震瞥了眼杜童,腦袋往牛圈后方昂了昂,“你聽,還罵著呢。”
杜童蹙了蹙眉,靜下心,也聽了去。
半竹坡和杜童家的竹坡下彎只隔了一片竹林,雖然有點距離,但要聲音大些,竹坡下彎這兒也聽得到。
果然,認真聽去,杜童還真聽到了劉芳的咒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