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這錢你拿著給童童交學費,我聽國標說,童童搗鼓種了什么菌,那菌種得怎么樣”收完桌子,張麗金從口袋里掏了一百塊出來,塞進肖中云手里。
“不知道,童童說薄膜還得蓋四五十天,等出了菌絲才能掀開,也不知道這菌,能不能種出來”
“鎮上的菌賣得貴,要是能種出來,童童后面的讀書就不愁了。”張麗金寬慰道。
張麗金不知道種菌怎么種,雖然聽男人提過一耳朵,但她對這事卻不怎么看好。不過,不看好歸不看好,她卻沒去批判杜童種菌的行為。
在張麗金看來,菌子能種出來最好,種不出來,那東西也沒太多成本,虧也虧不了多少。
肖中云沒和張麗金客套,把錢接過來“童童開學那筆夠了,后面就是生活費。麗金,小曼在學校,一個月是多少生活費來著”
肖中云埋頭算了算自己家的錢,心里有些沒底。
“奶,我一個月生活費八十塊,包含買資料買筆啥的。”嗑著瓜子的杜曼,立即插話。
肖中云“這么多高中和初中就是不一樣,童童初中一個月才十來塊,這上高中,一下子就多了八九十。”
張麗金“那當然不一樣,上初中,咱們能背糧到學校去。可高中食堂不收糧食,打飯也算錢,一天生活費最少得兩塊錢。女孩子家還得多備一些在身上,買點別的小東西。”
肖中云“小曼,一個月八十塊錢夠花嗎”
杜曼可憐兮兮道“緊巴巴的,勉強夠吧。”
真的只能是勉強。
光伙食費就得六十多,每個月的來回車費,買筆、買紙,反正就剩不下錢。
“那童童這兒一個月也八十吧。”肖中云嘆口氣。
八十塊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可自家情況,還真有些難。
“學費湊出來了,生活費擠擠總會有的,實在不夠,我倉里還有幾百斤谷子,賣了總是夠的。”杜大蘭說著,也遞了五十給肖中云。
杜大蘭和張麗金兩家都不算寬裕。杜大蘭兩個兒子雖然都能掙錢了,但二兒子還沒有結婚,家里就幾間屋子,她還想今年年底,把房子推了重建一下,不然等小兒子結婚,兩口子住的屋都沒有。
張麗金家也一樣,大兒子杜雄下半年結婚,小兒子當兵去了,沒啥收入,家里還有個在讀職高的女兒,想幫也是有心無力。
三個大人聊著天,把家里收拾完,轉頭去了牛圈那邊,一起收繭。
杜童和杜曼也跟著去了,兩人年紀相差不多,雖然沒住在一起,但打小兩人就親近,重活回來,杜童還滿喜歡和杜曼說話的。
下午三點過,周康義滿頭大汗地挑著瓦回來了,老杜家也沒啥事了,張麗金帶著杜曼回了自己家,杜大蘭家里喂了豬,不敢在娘家過夜,便跟著張麗金一起走了。
倒是周康義沒走,說留下來幫外婆做兩天活,然后再去工地上。
周康義在鳳凰上班,工地有活他就呆在工地上,沒活的時候,就會回新平鎮,家里家外他都照顧得到。
至于杜小蘭,她去了杜國全家就沒再回來過。
倒不是她不想回來,而是不敢回來。因為中午吃飯那會兒,肖中云在桌上提到了趙敏,意思是讓杜小蘭把趙敏接回娘家住幾天,杜小蘭不敢接老太太這話,只能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