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雨又看向陳如烈,舒城山口之戰讓他記住了這個年輕人,相比起來,楊學詩要更為保守,而陳如烈更符合龐雨對騎兵的期望。
陳如烈有點緊張,先看了看楊學詩之后才對龐雨回道,“騎兵只能行,流寇多卻分散,咱們聚眾突擊官道,他們必定來不及堵截,只是后面的步兵真要快些,否則咱們守不住橋。”
龐雨失笑道,“這才是騎兵,就是要這股勁。”
他轉頭對蔣國用道,“鎮撫隊有馬的,跟著去助戰,同時監督軍紀。”
郭奉友突然開口道,“屬下帶親兵隊的塘馬跟騎兵同去,可以湊二十騎。給他們配上重甲,不到三里路,只要不惜馬力,能跟騎兵一起到。”
龐雨滿意的點點頭,幾個手下的求勝心都起來了,沒有懼怕流寇的巨大數量,這是他最需要的。
跟他以前的大多數行動一樣,沒有什么參謀作業,也沒有詳細的謀劃,更沒有仔細考慮的時間,龐雨打算再拍腦袋,在登陸江浦的第一天,就將手頭所有騎兵孤注一擲。
“各部馬上集結部隊,此處距猛虎橋大約三里路,流寇馬兵隊形分散,且大部分處于田地中,他們的速度提不起來,而且他們開始肯定認為咱們只是驅趕,會在猶豫中耽擱逃走的時機。”龐雨跳下馬,在地上用一塊尖石頭畫著,“親兵隊負責牽制,騎兵和塘馬沿官道先出發,全速到達猛虎橋立刻下馬作戰,封堵南北交通。緊接騎兵之后是第二司步兵,王把總你要選出最有膽氣的旗隊作前鋒,配置更多的藤牌兵掩護,不理會沿途攻擊,直撲猛虎橋,就位后承擔主要防御,抵抗兩面攻擊,在流寇反應過來之前搶到他們前面。所有人目標只有猛虎橋,成功的唯一指望,就是速度、速度、速度!”
王增祿幾人同時點頭,大概還有點蒙圈,并未如平時一樣立刻離開,互相看了一下,才想起向龐雨行禮,接著各自返回部隊安排。
轉頭往西邊看了一下,兩門炮車還在停在西頭,由于馬兵威脅官道,暫時還不能趕往銀錠橋,龐雨對身邊的親兵道,“等攻擊開始,讓陸戰隊幫著推炮車,盡快在銀錠橋西頭就位,本官要用。”
……
夕陽西下,橙黃的陽光灑落過來,穿過萬峰門外東西向的街道,在石板上拉出無數士兵身影。
陳如烈眼前石板上,就有幾個晃動的影子,灑滿陽光的西邊街道上,排滿幾個步兵旗隊,這些步兵將跟隨在騎兵之后上官道,第二波趕到猛虎橋,支援前面的騎兵,并承擔主要固守任務。
北頭街道也布了兩排步兵,他們只是用于遮擋流寇的視線。
騎兵隱伏在街口南邊的街道,房屋遮擋了流寇的視線,他們并不知道有這么多騎兵已經集結起來。楊學詩指定他帶隊當鋒頭,從第二司藤牌手那里剝了十幾件鎖子甲,陳如烈分到一件,時間很緊迫,胡亂套上就列隊預備。
面前的步兵旗總行了個禮,陳如烈趕緊回了一個,然后又不放心的叮囑道,“請吳旗總路上一定不要耽擱,這些騎兵兄弟都指望你們活命了。”
那吳旗總拍胸保證,隨即回到了步兵隊列,跟他的幾個隊長吩咐。
陳如烈看了一會,那吳旗總幾乎是全軍都認得,上次告發同僚,軍中都傳遍了,大家口中不說,心中多少有點鄙夷,只是聽說打仗還算靠譜,但這并不足以打消陳如烈的擔心,所以特地再三叮囑,語氣還十分客氣,原本他已經升到了百總級別,是不用如此跟一個步兵旗總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