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孫傳庭提議請劉宇亮先行北上,分了眼前的兵馬給劉宇亮,分別有秦軍標營鄭嘉棟五百騎兵,大同鎮馬兵一千,延綏鎮火器兵一千,其中鄭嘉棟所部是剛剛趕到的。
從龐雨觀察到的情況,孫傳庭分給他的這些人馬,大多都是輔兵,只有秦軍標營有兩百算是精銳,大同鎮馬兵的質量也不高,基本沒有甲胄,軍紀軍容極差,看著跟流寇沒多大區別。帶走之后對孫傳庭的影響不大,包括龐雨這支南兵在內,雖然已經有不俗戰績,但因為步兵居多,應該是不符合孫傳庭的戰法,所以一并帶走并無影響。
孫傳庭是請劉宇亮先行北上滄州,名義上說的是去滄州堵截,實際就是用一幫雜牌軍把劉宇亮打發走,免得礙手礙腳。
這一幫雜牌部隊再加上周遇吉和龐雨,劉宇亮手下也有了六千多人馬,但他現在問出這種話,顯然心頭仍然沒底。
從德州去滄州,兩百多里地,孫傳庭特意安排走運河以西,他自己前往吳橋,清軍走商河一線,是不可能去威脅到劉宇亮的,但劉宇亮總擔心清軍會從天而降,清軍多年來戰無不勝,明軍除了偶爾能在小規模交戰中站到上風外,幾乎是望風披靡。
而且清軍行動迅速,劉宇亮行走在野外,隨時都在擔驚受怕,從德州出來才走了幾里路,已經叫龐雨問了三次話。
“回大人話,若是只要防御,步兵比騎兵有用,東虜騎兵眾多,但如今帶著許多人口車架,不能隨意馳騁,能用于圍攻的兵數更不會多,只要把各鎮騎馬家丁放出,遠近偵防小心戒備,一旦建奴接近,步兵結方營或圓陣固守,下官可保證,安慶營能護衛大人周全。”
劉宇亮哦了一聲,龐雨偷眼觀察了一下這位首輔,臉上的擔憂之色并未褪去,看起來龐雨這番話并沒起多少作用。
劉宇亮丟下龐雨,讓親兵去叫過周遇吉,他并未讓龐雨離開,龐雨只得也等在旁邊。只片刻功夫,周遇吉就來到馬車邊。
“方才龐將軍說東虜騎軍眾多,老夫以為切中機宜,還是要以騎制騎才能萬全,眼下這點騎軍還是太少。”劉宇亮躊躇片刻道,“讓各營都停下,派塘馬去找孫都堂,讓他再轉調一千騎軍給老夫。”
龐雨呆了一下,大家都知道劉宇亮這一支兵就不是打仗的,劉宇亮本身也是這個意思,現在他卻不停的向孫傳庭要兵,而且一開口就打著龐雨的名號。
周遇吉瞟了瞟龐雨,不知道他有沒有信劉宇亮的話,但仍然傳令停止前進,而且給同行各部發去了號令。
安慶營的指揮體系完善,除了軍令之外,很快又通過文書官系統穩定軍心,軍隊就地休整,火兵在附近找柴火,準備燒水烤火。
剛剛從德州出發幾里,這支六千人的大軍就又停下來,各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處議論紛紛。六千大軍就此等在運河西岸的官道上,一上午快要過去了,還能看到德州城墻。
那些拼湊來的都是小營頭,帶兵武官不知道為何停止,不敢直接來問首輔,就派人去詢問周遇吉,好在大家剛出發不久,糧食都還充足,暫時還沒出什么亂子。
直到午時都過了,終于等來了傳信的塘馬,龐雨立刻趕到了劉宇亮的馬車附近。
劉宇亮一見到龐雨就道,“孫都堂方才回信,請本官去吳橋縣合營。”
龐雨和周遇吉都等下馬車邊,劉宇亮一副思索的神情,過了好一會終于道,“所謂合則強分則弱,不宜過度分兵,那本官也不好回了他的好意,我們去吳橋。”
他說罷就放下轎簾,不再理會兩人,龐雨和周遇吉對望一眼,兩人都沒說話,各自轉頭指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