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要做成帶蓋子的,只要在鋸斷的時候選兩個竹節就可以了。在靠近竹節的地方,切開其中一端,從切口處將兩塊竹料做成相互咬合的形狀。
拿了五個果盤五個竹杯,談湘出發了。碰巧宋巧今天家里有事,她只能一個人去了。
到了鐵軌旁,竟是一個人也沒有,想來也是,大家家里的大棗和筍干也賣得差不多了,山里物產并不豐富,也沒有其他什么好賣的了。
火車停下,談湘挨個車窗問過去,大家都是只看不買,直到來到車尾的時候,才有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問起了價錢。
“小姑娘,這果盤怎么賣呀”
這位乘客看著著實喜歡,擔心這次錯過了以后就再也遇不到了,猶豫了一番后開口道。
“姐姐,一塊錢一個,有三種樣式可供挑選,您看”談湘踮起腳尖把果盤舉高了些。
“能便宜點不”女乘客詢問道。
“姐姐,這些都是我奶奶親手編的,從到山上砍藤條,回來蒸煮加工,再編成果盤,花了好大的功夫,若是便宜賣了,我怕對不住奶奶的這番辛苦。”
這位年輕的女乘客聽后有所動容。
“姐姐,要不我再送你個竹子做成的小水杯吧,你在車上可以用它喝水。”
談湘拿出一個竹節杯在手里搖了搖,腦袋也跟著左右晃動了起來。
女乘客被談湘可愛的樣子逗笑了,果斷的從錢包里抽出了一張一元紙幣遞出了車窗。
談湘就這樣成交了她的第一個果盤。
“小姑娘,你這竹節杯賣不賣呀”
坐在另一邊的男乘客突然問道。
“賣的,兩毛錢一個,需要來一個嗎有三種樣式可供選擇。”
“給我一個”
這位乘客出門忘了帶杯子,在車上渴了一路了,又不舍得買礦泉水,他一看到這個杯子眼就亮了,買個杯子,就可以去乘務員那里倒水了,還能帶回家用,多劃算呀。
就這樣,爺爺做的竹杯也開張了。
這時,坐在靠里面座位的一位帶大金鏈子的中年男子指著竹杯說道
“小姑娘,你這竹杯看著有點像島國那邊的東西呀,我之前在料理店吃飯的時候他們給顧客喝茶用的就是這種杯子。”
“大叔,這可不是什么島國的東西,這竹杯在唐朝的時候很是流行,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
談湘認真反駁道。
“小姑娘說的對,不僅是唐朝,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竹杯風潮更盛呀,到了宋朝不少文人也酷愛以竹杯飲茶喝酒。”
這是坐在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一個戴眼鏡的老者發聲了。
“老爺爺,您知識真淵博,我今天受教啦。”談湘說道。
“小姑娘,也給我拿兩個,我帶回去做個紀念。”老爺爺笑瞇瞇的說道。
談湘從籃子里挑了兩個最好看的,就是刻了蘭草的那兩個大肚子形狀的,踮起腳尖遞進了車窗。
“爺爺,給您”
談湘剛收好錢,火車就發動了,她趕忙站遠了點。
列車上,那位老爺爺拿著茶杯在手上端詳,嘴角不自覺上揚,著小東西還挺精致,家中等他回去的妻子應該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