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貴妃道“世人皆言寧為妻不為妾,阿瑛卻是寧為英雄妾,不做庸。”
德光帝聞言大悅,而后十幾年中武貴妃都頗得圣寵,只可惜這武貴妃的命格縱然顯貴,偏偏卻有一處不甚得意,就是入宮后一直不曾懷有子嗣,圣人因憐愛貴妃無子,便將許昭容所出的三皇子送給她來撫養,那時三皇子燕瑯雖年幼,可也記事,心中尚掛念生母,與武貴妃的母子情分不免淡薄。
德光帝也知母子緣分不能強求,與武貴妃言道,若是有瞧中的小娘子也可留在膝下承歡。
說來也巧,武貴妃有位嫁給鄴郡容家四爺的表姐柳氏來京探望,柳氏是武老夫人表姐的長女,在為元嘉長公主伴讀時曾寄養在英國公府,與武貴妃情誼甚佳,便是嫁到鄴郡后也不曾斷過往來,此番她進京探望,武貴妃自然是要召她進宮一敘,她知柳氏這一次攜了一對小兒女進京,特讓她帶進宮來瞧瞧。
柳氏這一對兒女著實可愛,尤其是幼女妙卿生的玉雪可人,讓武貴妃瞧了極是喜歡,便將她留在身邊住了一段時日,便待氏離京歸家,武貴妃不時便會念叨起這位小娘子,對她甚為想念。
柳氏歸家路上染了病,瞧了不少名醫也不見起色,不到一年光景就撒手而去,留一子兩女無人照料,尤其是那幼女容妙卿才不過五歲大的小娃娃,著實叫人心疼。
容四爺喪妻一年后,容家老夫人便做主將貴妾許氏抬為正妻,這許氏也是出自湯陰名門,是容老夫人嫡親的侄女,當年進容家為妾也是一番風波,叫外人稱奇。
武貴妃知曉容家要將許氏抬為正妻后,心中越發記掛柳氏留下的兒女,便派了人去往鄴郡將最小的那位娘子接進了京,雖名義上是寄養在了英國公府,可大半的時間倒是留在她的膝下承歡。
蓬萊殿服侍的宮人皆知武貴妃對這位容五娘子另眼相待,每每她來都是笑臉相迎,不敢怠慢分毫,此時見她步伐輕盈而至,便有宮人進殿去稟報,原本歪倚在美人榻上的武貴妃立時坐直了身子,吩咐宮人去端茶水果子來,等妙卿一進殿,不等她請安問禮,便探手將人扶起,把人攏在了身邊。
武貴妃伸手摩挲著妙卿的發頂,芙蓉面上一派歡喜,嗓音輕柔的道“可算是回了城,聽三郎說城外不知打哪來的流寇,一個個殺起人來是眼都不眨,偏你又去了京郊的佛光寺,嚇得我這一顆心都不得安寧,慌的不行,以后可不許不帶護衛便隨意去京郊,如今這世道不是很太平,南邊不知哪來了一群打著前朝名頭的反賊,鬧得的是人心惶惶的。”
妙卿六歲便寄養在了英國公府,其中一半的時間都在蓬萊殿中度過,武貴妃雖非她母,她心中卻已是當成生母一樣敬愛,見她面露憂色,忙道“姨母實不必擔心,二舅母叫了侍衛陪同,七表哥更是同往,不過是幾個流寇,便是遇見了也是叫他們有來無回。”
她說的殺氣騰騰,與她那嬌美的面容極不相符,偏偏武貴妃聞言卻是大笑“阿卿倒是好志氣,心中不懼,不愧是我一手教養大的娘子。”
妙卿彎眸一笑,問武貴妃道“姨母,說來也怪,城外哪里來的流寇呢竟還敢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殺人劫財,當真是不要命了。”
武貴妃手輕輕一揮,將殿內的宮人屏退,才與她道“聽三郎說是前朝一些遺將,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留他們幾日性命也不過是圣人想叫他那好兒子積累一些威名而已。”她說著,口中溢出一聲冷笑,面露譏諷之色。
妙卿眸光一閃,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大皇子燕珺是皇后王氏所出,說起來,這王皇后倒是端得好命,圣人四子中兩子出自她的腹中,圣人雖未曾立太子,可王氏皇后之尊卻無人可撼動,這太子之位再沒有比大皇子這個嫡長子坐的名正言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