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父的研究室里,京都純子還在呼呼大睡,以補充修復肉身所損耗的體力。
而夏吾則坐在一張椅子上,安靜的翻看這一本書。
他在等待堅定結果。
昨天被伊洛古襲擊之前,他曾讓小田收集一些生物樣本。神父在嘗試鑒定這些樣本。老實說,這稍稍有些難度。夏吾他們抵達案發現場的時候,距離象群踩踏事件的案發時間已經過了接近兩天。在高溫高濕的非洲,**非常容易發生【無論是哪種意義上的】,樣本本身就經過了劣化,又是很多生物的肉泥混雜在一起了,樣本的污染相當嚴重。夏吾他們同樣不知道這個寵物店原本有幾種動物、污染樣本的雜菌又具體有多少種,所以這個過程甚至不能用機械幸運應用來加速。
幸好神父這里設備齊全,又有龐大的云端數據資源與較為完備的數據庫,所以才能夠進行鑒定。
天亮的時候,計算機發出了“嘀嘀”的提示音。神父前來看了一眼,然后露出了怪異的眼神:“我覺得結果不是很好,夏吾。”
“嗯?有問題?”
“剔除掉疑似實驗生物的乳酸菌之外……”神父皺起眉頭:“一共有二十二個常見近交系的小鼠,十二個近交系的兔子,三個近交系的獼猴……”
夏吾懵了。
“神父,這里打斷一下。我想請問一下,比方說啊,某種藥物進入臨床階段還是什么研發后期階段的時候,是否需要……”夏吾虛晃手指,劃出一個圈子:“很多的近交系動物進行試驗?”
通常情況下,科學試驗會遵循這樣的邏輯。
首先,他們會通過控制變量,改變某一個事件之中的一個條件,觀察改變這個條件之后發生的新事件,對比兩個事件之間的區別,以總結規律。這是第一步。一般來說,這個步驟會重復很多次。
近交系動物就是為了這一步而存在的。
對于近交系動物,“血統”或者說“個體差異”這個變量,就已經被控制到了最嚴苛的程度,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實驗結果不是因個體差異而造成的偶然現象。
而為了驗證自己得知的規律,研究者們會進行一個相反的過程。他們會根據實驗的結果,推測出一個新的現象,然后根據這個推測,去折騰個體差異很大的動物,來說明“這個發現具有普適性,適用于很多不同的情況”。
喬爾喬神父聳了聳肩:“那為什么不直接用遠交系的動物?一個遠交系群體的血統多樣性,可是強過若干個近交系的,還便宜得多。”
遠交系群體,簡單來說就是在避免**的情況下,維持一定血統多樣性的群體。
由于不需要特地將兄妹挑出來交配,也不需要將一身遺傳病、免疫力極為低下的個體長期安置在人工環境之中,遠交系個體的成本確實會低于近交系。
夏吾撓了撓頭。他本能的覺得這里有什么問題。
在兩個宇宙碰撞之后,大數定理不再強勢,統計學效力大幅度降低。
這種情況下,過去的科學確實死了——正如奧爾格·劉所說。
如今的科學家們多半在太陽系的最北邊界,最靠近平凡宇宙的地方研究平凡宇宙的規律,或者假裝這么做。確實有理論指出,現代科學家們的行為,其實是在執行一個基于人類科學文化觀念的魔法儀式,并將這個儀式產生的魔法根源轉化為技術的力量。
該理論認為,人類自大災變之后得到的科技,與神恩科技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強度上的差異。
畢竟,人類最近幾百年研究出來的“平凡宇宙的規律”,可能也只是“因有人類對平凡宇宙的認知而誕生的魔法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