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文化概念。每當提起這個字的時候,人類就會自然而然的項琪什么——他們的思維就會指向人類共同想象之中的特定區域。
但是,真的要說“神”是什么的話,卻又是一個非常怪異的話題。
盡管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詞會指向什么概念,但是每一個人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又有差異。
比如說,絕大多數歐洲人在提到“god”這個詞的時候,就會想起一個肌肉虬結的白胡子粗壯老大爺的形象。盡管在基督教背景下,“god”這個詞是精準指向亞伯拉罕一神教的“耶和華”,而按照基督教神學,耶和華并沒有這種人類形象。
這個形象實際是來自于宙斯/朱庇特的。拉丁文中具備“god”這個意義的詞匯是“deus”。而“deus”正是希臘文“zeus”的拉丁文轉寫。而這個形象,在萬神殿之中供奉太久,“神為長者”的要素,已經沉淀在了羅馬的文化之中。哪怕最后基督教成為了羅馬的國教、耶和華獨享了“deus”這個詞,原本屬于宙斯的形象也抹不去了。
如果這部小說是一個神話背景下的普通奇幻作品,那么講述這個的時候就應該構建“宙斯借殼上市,竊取兩河流域一神教信仰改變自身形象”的陰謀論故事。但很可惜,兩個宇宙對撞之前,所有的神話都不存在于地球上。
人類今天所能記住的神,來源是多種多樣的。神可以是自然現象的人格化,可以是古老得超過歷史的先祖,也可以是純粹的文化沉淀物。甚至有許多神,具有種種不同的來源。
這只是一個模糊的文化現象而已。
如果嚴格按照受基督教影響的約魯巴人信仰神學來講,那么約魯巴神話之中,也就只有奧洛倫這位創世者可以稱作“神”,而包括奧倫米拉與奧巴塔拉在內的眾多奧里莎們都不是“神”。
但他們在魔法的分類學上,確乎是或然神的。
這也確實引出了另一個令奇跡研究者們困惑不已的問題。
——或然神為什么這樣特殊?
為什么在自然涌現的或然生物之中,或然神數量這樣多?為什么或然神具有令一般人類不由自主去臣服、信仰的天然力量?為什么那些基于近現代文藝作品而涌現的角色,就沒有這種能力?同樣是虛構之物,“神”和“角色”之間又有什么區別?
當然,這個問題在短期之內應該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大多數的研究者實際上都接觸不到研究對象。所有的虛擬角色都是任氏集團的法定財產。以虛擬角色形象為錨定物的或然生物,在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規定中,也是任氏集團所有。而能夠與任氏集團好好合作的奇跡、魔法研究機構并不多。至于或然神,那更是破壞社會的毒瘤。每次或然神出現,不是很快被斗犬討伐,就是被當地機構鎮壓。
太陽神赫利俄斯是罕見的意外。
但可以確定的是,所有的或然神,至少都能模糊的對應“神”這個概念。
哪怕是一些按照自身所屬神學系統來說不算“神”的東西。
所以,夏吾就問道:“兄弟,那么我問你啊,‘凈罪之地’和‘極樂彼岸’什么的吧,有主管的神靈嗎?誰是管著這個的?比如說,有沒有一個法官一樣的角色,負責裁定一個人要在凈罪之地呆多久?”
嘎嘎德皺眉:“為什么需要裁定啊?”
“如果沒有誰能夠裁定的話,那么怎么決定一個人要在凈罪之地呆多久啊?”夏吾撓頭:“沒人決定?”
“罪凈化完了不就可以離開了嗎?”
“誰規定‘罪’有多大?什么時候算完?”
嘎嘎德撓頭:“‘罪’沒了自然就完了啊?”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