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作者精神世界的‘我們’,存在于‘作品之中’的‘我們’,以及存在于讀者精神世界的‘我們’——那么我們到底是哪個‘我們’?”
米氫琳的問題,讓赫胥黎有些懵逼。
“等一會等一會……我覺得這個描述有些復雜過頭了。等一會,我得稍微捋一捋……”赫胥黎擺擺手:“這么多‘我們’……真的很繞啊?從哪里開始理解……”
“我最開始就說了,且先將‘夏吾真的是主角’以及‘我們真的是虛構作品當中的人物’當真……”
赫胥黎沉默了片刻,突然有些泄氣:“做不到。我又不是瘋子!”
“嘗試一下,用冥想來排除自己的自我意識——你社會系魔法也有個一兩級的專業等級吧?”米氫琳拽住赫胥黎的肩膀:“排除掉自我,將所有的‘念頭’預設成‘作者寫下的東西’……想象有這么一個cheery機械鍵盤敲擊的聲音……”
赫胥黎原本已經隨著米氫琳的敘述、引導而閉上眼睛,但是他聽到這句話之后仍舊忍不住睜開眼,問道:“為什么是機械鍵盤?還有什么是cheery來著?”
“cheery是在二十一世紀早期還算可以的計算機外設品牌。這就跟‘用派克鋼筆寫作’一樣,只是一個形容詞!”米氫琳抓狂了:“你這個時候在意這個細節干什么?”
“派克又是什么?”
“一個二十世紀的很好的鋼筆品牌!還有什么問題?”
“為什么是機械鍵盤?”
“同時代的輸入設備里,聲音比較明顯,易于簡單的想象!”米氫琳無助額頭:“盤隨著噼里啪啦的鍵盤聲,你的想法在逐漸成型……”
赫胥黎閉上了眼睛。
“冥想”,便是一種以“安靜的想象”為形式的心性訓練。在奇跡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宗教人士用冥想構建自己的宗教體驗,武術家也會用冥想與虛擬的對手對抗,磨煉自己的技藝。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手段。
只不過赫胥黎等現代魔法師所熟悉的冥想,卻是在奇跡宇宙撞過來之后才出現的,是心理學、行為學與神經科學強化之后的冥想術。
奇跡宇宙有奇跡宇宙的規則,奇跡的邏輯,與平凡宇宙有著截然不同之處。
而這個“邏輯”之中,最詭異之處便是,奇跡宇宙之中沒有“邏輯上的是與否”,而只存在“現象上的有與無”。
在平凡宇宙,當一個事件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或者一個猜想“可信度”低到無以復加時,這個事件或者這個理念就等若是在邏輯上被否定了。而無法肯定也無法否定的概念,則可以在邏輯上予以剔除。
但對于奇跡宇宙來說,一個理念,只要存在,就會出現與之對應的“奇跡”,盡管時至今日,人類與圣逐都不知道奇跡神靈眼中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認知,如何判斷。
但根據已知的案例來看……
這么說吧,如果在夏吾的認知之中,“我們的世界”確實是“作者筆下的世界”,那么這樣的奇跡就確實會出現。
人的“認知”可以左右“奇跡”的發生,而“魔法”更是以科學的思維,將這一現象給“固定”了。
魔法可以改變自己的認知,社會系魔法甚至可以改變“文化”、改變“集體記憶”,進而篡改一個人的根本。雖然遠不如京都純子,但是赫胥黎也掌握了一點社會系魔法。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認知,達到“想象”的效果,倒不是很難。
他真的“仿佛聽到了”那種敲擊鍵盤的聲音。
他現在所思所想,都是一個作者創作的。他真的仿佛看到,有一個開啟的word文檔,上面寫下了“他現在所思所想,都是一個作者創作的……”這一行字。
當然,只是“仿佛”,并不是真的。
他的本能在抗拒這種思路。
除了瘋子之外沒人可以維持這種思考……
而現在,作者之所以需要他赫胥黎這樣想,是因為他想要輸入……
“將自我放逐到‘世界’之外……想象一下……”米氫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