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話有一個非常奇異的特色。在他們的神話之中,至高神與太陽神“天照大御神”,是一個女性。
“太陽女神”并不是那么罕見的存在。譬如說,東亞大陸的太陽女神羲和,就是女性的太陽神。“女性的至高神”同樣不罕見,比如“天之女主人”伊南娜,便是女性的至高神。
但是,羲和的地位很快就發生了改變,從“太陽神”變成了“日御”【即“太陽神的車夫”】,太陽神成為了男性的東君。而伊南娜則在發展之中變成伊士塔爾,并被放置在“造物神”之下。
羲和與伊南娜神話的變遷,便是舊大陸社會發展的寫照。太陽神人格化,與父權社會形成的時間是逐漸吻合的。
而日本則有所不同。它似乎沒有受到大陸前邊的影響。天照大御神的信仰,似乎是與邪馬臺女王卑彌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這卻是很不尋常的一點。
日本列島的史書沒有關于卑彌呼與邪馬臺國的記載,而僅有的文字史料,卻是來自于大陸的《三國志》。按照東亞大陸的歷史記載,卑彌呼為明帝曹睿所封倭王。而這個時候,都已經是三國末期了。
這早就應該過了“父權社會形成”的時期了才對。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日本島的神話,或許比舊大陸的其他國家,更接近人類遠祖的記憶。
在《古事記》之中,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是高天原中的第七代神。從包括天之御中在內的第一代造化神、別天津神開始,所有的神都沒有形體,沒有主動的意識。一直到第三代的神開始,這些神靈才具有形體。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一直到第七代的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日本神話才算出現了“人格神”。
而在眾神的意志,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才降臨在地面上。他們是在眾神的意志下,使用天沼矛,創造出了陸地。
與各種宗教之中經過萬眾無意識加工的創世神話不同,在具有巫術色彩的原始神話之中,“造物者”不一定是有意識的、主動的去創造世界。
日本創世神話之中的“眾神”、那些在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之前的神,缺乏“主動的意識”,大多被認為不具備“人格”,但是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卻依舊是遵照神意來完成創世。
這是原始的“命運”。
而奧巴塔拉的創世過程也是如此。
正如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通過“天之浮橋”來到海面一樣,奧巴塔拉也通過他的金鎖鏈,來到了海面之上。
而指導他創造世界的,卻是智慧與預言的神——奧倫米拉。
在神話之中,造物者奧巴塔拉懸掛在金色的鎖鏈之上,面對黑暗與寒冷。痛苦不堪。
而在現實里,猴子奧巴塔拉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被寄生蟲病折磨,痛苦不堪。
盡管這是計劃外的場景,但是對于奧倫米拉來說,再怎么精密的計劃,都無法與現在相比——在怎么計劃,都不可能比現在更接近原始神話的意味。
奧巴塔拉確實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猴子覺得這輩子都沒這么難受過。
不管是從“**的記憶”,還是從“獲得自我之后的記憶”,都是這樣。
——偏偏那只貓……偏偏那只貓……
奧巴塔拉這樣想著。他感覺自己要炸了,要爆發——身體里的那股情緒,一定要通過什么力量宣泄!
小女孩穆瑟烏也察覺到了猴子的不對勁。但是,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她覺得,現在最好不要抱猴子,所以她只能在一旁干著急。
“是不是餓了?”穆瑟烏的新朋友撓了撓頭,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兩枚堅果,想要遞給奧巴塔拉。
奧巴塔拉還沒有動,他摟著的野雞就開始伸脖子了。雞的嘴幾天之前就撞碎了,雞實在是餓壞了。
這伸長了脖子的鳥,讓貓兒產生了興趣,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