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爽的室內,有飲有點心,還有琴聲相伴,原本最是一個愜意舒暢的夏日,而今卻像極了她的末日。
琴聲已止,她恍若未聞。
白萋萋起身,朝老太妃和鎮南王妃盈盈行禮。
鎮南王妃對她的琴技贊不絕口,“一曲仙樂余韻繞梁,你年年輕輕便能有此造詣,實屬難得。”
“多謝王妃娘娘夸獎,小女日后定當更加刻苦練習。”
她話語雖謙虛,卻落了下乘。世家高門內的姑娘,琴棋書畫皆是附庸,真正要學的御下之術與管家之道。
什么樣的女子需要刻苦練習琴技討好別人,答案不言而喻。
趙芙看她的眼神很矛盾,也很復雜。她的歸順是一種示弱與示好,但同時又像是一根扎進血肉里的刺。
這刺不能拔,只能任其存在。
但有的刺的可以容忍,有的卻不能。
比如說謝姝。
如今謝姝在趙芙的眼中,也是一根刺。
“白二姑娘得了彩頭,彈了曲子為謝,石榴姑娘呢”
謝姝一口荷花酥噎在口中,忙喝了一大口紫蘇飲咽下去。
“趙大姑娘應知,我不會彈琴。”
“我自是知道石榴姑娘不會彈琴,但瀾城鼓最是聞名天下,聽說瀾城百姓人人善鼓,便是三歲小兒也能露上一手,石榴姑娘應該也是會的吧”
瀾城的牛皮鼓最是出名,城中有不少做鼓的匠人。匠人既能做鼓,便會打鼓,是以當地確實善鼓者極多。
謝姝覺得自己有一萬句臟話想出口,但腦子里和心里都不能去想,憋得她猶如困獸一般,急需一個出泄之處。
“既然趙大姑娘想聽,那我就獻丑了。”
抬上來的鼓極大,紅漆金環,上面刻著一個蕭字。
老太妃眼神一厲,不虞地看了鎮南王妃一眼。
鎮南王妃也有些驚訝,用眼神詢問自己的侄女。趙芙先前丟了丑,如今一門心思想拉人當墊背的,壓根沒有注意到鎮南王妃的臉色。
“石榴姑娘,請吧。”
所有人都看著謝姝拿起了鼓槌。
這種鼓重在鼓槌,一上手便知。
“咚咚咚”
鼓聲初時沉穩有力,一聲聲直擊人心,進而慢慢急促,如同蓄勢待發,最后如迅雷之勢,仿佛裹挾著千軍萬馬奔涌而來。
眾人看著那擊鼓的少女,皆是震驚。
此時的謝姝已至忘我之境,她一下一下地擊打著戰鼓,像是在宣泄自己內心所有的情緒,層層遞進直至酣暢淋漓。
一鼓終了,久久回音。
老太妃激動地站起來,眼中已有淚光。“你你竟然會這個”
謝韞問“太妃娘娘,這鼓聲是何意”
“這是三通鼓,是大軍開戰之前的進攻鼓,誰教你的”老太妃問謝姝。
謝姝回道“瀾城善鼓者眾多,其中不乏從邊關歸田的傷殘之人。”
“原來是這樣。”老太妃感慨著,然后坐下。“這種鼓聲我多年未聽到過,想當年老王爺還在時,他閑暇之余最喜親自打鼓,這鼓就是他生前用過的鼓。”
這下趙芙的臉色都變了。
她下意識朝鎮南王妃看去,不意外看到鎮南王妃略帶責備的目光。
“太妃娘娘,芙兒不知這鼓”
“罷了,今日能聽到小石榴的這三通鼓,也算是值了。”
這話在趙芙聽來,無異于一記響亮的耳光。她不敢對老太妃生恨,自是把所有的怨都遷怒給了謝姝。
“石榴姑娘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看來我還真說對了,瀾城果然人人善鼓,便是三歲小兒也是如此。”
“趙大姑娘說的不錯,瀾城確實人人會鼓,我更是從小聽鼓聲長大,三歲時我就會三通鼓。”
“會打鼓而已,有什么好得意的。”這聲音來自趙芙的堂妹趙蕓。
老太妃臉色淡了下去,忽然朝謝姝招手。
“我乏了,小石榴過來扶我一把。”
一時之間,羨慕嫉妒的目光無數。
謝姝半低著頭,上前攙住了老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