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骨葬,是喪葬形式之一,曾廣泛流傳于臺灣、福建、浙江西部、廣西等區域。現在部分東南亞地區也仍在使用撿骨葬
因為種種原因,靠近東南亞的石橋古村延續了這一傳統,并演變出了自己特有的習俗
撿骨葬包含了兩次墓葬,第一次為棺葬,第二次為金壇葬
初次埋葬時,為了加速尸體腐化,村民們會往尸體上澆灌醋
當尸體跟著棺材一起被埋葬五年后,需要進行二次埋葬,即金壇葬
金壇葬的具體步驟如下撿骨師以從頭到足的順序,將尸骨從棺材里拿出來,進行徹底的清洗,再將尸骨進行暴曬。待尸骨曬干,撿骨師會往上面抹上山茶油,再念著進金口訣,從趾骨開始,以從足到頭的順序,將尸骨放入金壇封存
石橋古村的山頂有一片墓地,那是這里統一埋葬金壇的地方,也是古村先祖選中的風水寶地。只有最終葬進這片墓地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安穩,給后輩以真正的庇佑
另,未滿16歲且未結婚的死者,視為兒童,不必進行撿骨葬
江欣語去破屋找王柔了。
沈明燭獨自站在榕樹附近。他杵著盲杖,抬眸望向那團隨風擺動的觸手,腦子里想的是那些規矩
“一旦冒犯這棵榕樹,會引來很可怕的后果。”
不能冒犯榕樹。
破屋里的靈魂對榕樹有特殊的感情。
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就在這個時候,不遠外的破屋門口傳來了喧嘩聲。
“不愧是大神,你可太厲害了目前為止,你是唯一一個準確地說出,黃梅梅不存在,遺像是ai制作的人,你說的那就是標準答案啊”
“是啊是啊,司大神你可以太厲害了你能不能幫我算一算我女朋友最近忽冷忽熱的,我怕我錄完節目回去,她跟別人跑了”
沈明燭不以為意,繼續抬眸盯著半空中的那團巨大觸手,冷不防卻聽見了朝自己靠近的腳步聲。
嗯似乎是那個司星北
走到沈明燭面前的確實是司星北。
他看起來比沈明燭的年紀略大一些,穿著一身西裝,派頭十足,也顯得格外貴氣。
這兩個人站在一起的時候,一個像窮困落魄,喪氣頹廢的寒門弟子,另一個則是風頭正勁,心高氣傲,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少爺。
走到沈明燭身邊,司星北側頭看向他。
不知為何,他的眼神顯得有些復雜。
直直盯著人看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道“我聽說你表現得中規中矩,并沒有說出完整真相,只能算勉強通關。看來你是不如我。”
對于初次見面的人來說,司星北這話未免顯得太不客氣。
沈明燭倒像是絲毫不生氣,用很溫和的語氣回應道“司先生厲害,是沈某技不如人。”
他這話卻不知怎么激怒了司星北。
“你這什么意思跟我說話裝腔作勢的。你以前可不這樣”
沈明燭看起來很不解。“以前我們認識”
司星北的臉色有些發沉,眉頭也微微皺起來。“你不記得我了”
“你是”
“沈明燭你我可是你的師兄,你當真不記得了”
沈明燭的師父自號“五谷散人”,司星北的師父則是“大庸山人”。
這兩個人是師兄弟,司星北稱呼五谷散人為師叔。
司星北跟著大庸山人學紫微斗數的時候,見過沈明燭幾次。
那會兒兩個人還都是小孩子。
大庸山人曾給他們出過一次題,看到兩個孩子給出的不同答案后,對司星北說過一句“你不如他。”
司星北不服,問自己哪里不如沈明燭。
大庸山人沒有回答,只是為沒能把沈明燭收為徒弟這件事表現出了深深的遺憾。
司星北是大庸山人的關門弟子。
于是他把大庸山人的意思理解成了
如果不是沈明燭已經拜了五谷散人為師,在他和自己之間,師父只會選擇沈明燭,而不會再理會自己。
在大巴車上認出沈明燭的時候,司星北存了較量的心思,想著自己一定要把他比下去,以此證明給師父看,他并沒有不如沈明燭。
誰料沈明燭現在的狀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曾經的沈明燭在他看來有些恃才傲物,還有些年少輕狂。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沈明燭小小年紀,就有君子端方的行事作風,讓見到他的人無不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