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燭知道自己該前往須彌山了。
于是在礁石上立足片刻后,他以人身入海,化而為鯤,開始在海底暢游。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可這片海域之大,就連鯤也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跨越,繼而抵達那傳說中的須彌山。
初入海的時候,沈明燭既能看見海面之下、甚至海底的情形,又能看見海面之上的情形。
海底也呈一片碧色,跟海面的情形差不多,并不知光源從何處來。
此外,跟現實并不同,這里沒有珊瑚、也沒有任何魚蝦,有的只是一片死寂,如生命最初的,也如生命最后的終結。
至于海面上的情形,倒與在岸上時看到的并無不同,無非是萬里無云的天,永恒不變的日光,遙遠而莫測的須彌山。
不過沈明燭越靠近須彌山,海面上的景象就變得越模糊,最后它們紛紛化作了一團霧,似水中花、鏡中月,抓不著摸不到,有著格外神秘幽遠的色彩。
與此同時沈明燭能感覺到,自己的某種神通似乎在漸漸消失。
這一切好像寓意著,神會賜予在外流落的信徒以神力,可當信徒們回到他的身邊,他就要收回他們的所有力量。
太一早就已經
上岸、往須彌山山頂而去了,沈明燭親眼看到過那一幕,但他卻也不急于上岸,反而在某種本能與潛意識的驅使下,朝海底潛了去。
他的眼前是一片又一片的、深深淺淺的碧色。
可沈明燭不可自拔地,又想到了鮮紅色。
這一次再想起鮮血與肉的時候,他身體中的那種嗜血、想吃肉的感覺沒有那么明顯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冰涼的海水沖洗著他的頭腦、讓他恢復些許真正意義上的神智的緣故,他竟忽然回憶起了不久前吃人的細節
牙齒刺入皮肉的聲音,鮮血飛濺的聲音,嚼肉的聲音、飲血的聲音
沈明燭全部記了起來。
他還記得,在吃掉司星北之后,自己的雙目恢復了光明,能夠看見了。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他吃的下一個人是鄭方。
他清晰地回憶起了那個時候鄭方的眼神
平靜、釋懷、期待、憐憫、寬慰、解脫
他讀不懂鄭方的眼神。
他是在甘愿實施某種獻祭嗎
他為什么會愿意做這種事
他又為什么會流露出這樣的眼神
沈明燭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渾身都發起了抖。
冰涼的海水好似忽然變做了滾燙的血液,也像是化作了堅韌細膩的絲綢,將他一寸寸包裹、再收緊,讓他完全沒有辦法呼吸。
再下一刻,情況越演越烈,沈明燭望向周圍,看見那些鮮紅的血液里長出了東西,它們分別是肉、是骨、是筋脈、是心臟、是胃、脾、腸
那是他曾活活吃入腹中的每一樣東西。
他知道這一切都應該是他的幻覺。
可這些幻覺是殘酷可怕的真實回憶帶給他的。
那些血淋淋的、殘忍至極的事,都是他親手做的
他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他永遠都不可能原諒自己
沈明燭感到心臟位置傳來了巨大的疼痛。
他整個人好像痛得快要分離崩析。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崩潰
他已幾乎成神。而神的意志決定著一切,包括他的身體。
一旦他的精神因承受不住而徹底崩潰,他這化作了鯤的身體也將徹底散作萬千碎片。
他會就這樣死在這羌姆的祭臺的海底,再也沒有回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