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被人帶到嬴政跟前時,頗為忐忑。
他原本已經開始收拾自己的行囊,準備離開呂不韋為門客的居所了,咸陽宮中卻忽然來了人,告訴他,秦王欲召見他。
若是在往日,李斯自然高興。
面見秦王,向秦王陳述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后在秦國謀得官位,這正是李斯入秦的目的所在。
然而眼下,呂不韋正要請辭相位,在這節骨眼兒上,秦王卻要見他李斯,這于他而言究竟是福是禍
秦王究竟是如何知道他李斯之名的他會不會因為他是呂不韋的門客而遷怒他
呂不韋為門客們的居所位置極好,坐著馬車從居所出發,只需半個時辰便可抵達咸陽王宮。
這半個時辰的路程,李斯卻像是走了一天一夜。
他有心想向奉詔來接自己的咸陽宮侍者打探信息,對方卻木著一張臉,絲毫沒有與他交流的打算。
咸陽宮是高臺建筑,李斯跟在侍者身后沿著臺階拾級而上,待他終于被帶到秦王與一眾大臣面前時,他早已冷汗涔涔。
身穿玄色袞服,高坐于王位之上的秦王周身氣勢迫人,冕旒上垂下的旒珠遮住了他的面容。
“你就是李斯么”
秦王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帶著一股子寒氣。
他從桌案上翻出一沓竹簡,命身邊的侍者交到了李斯的手中“你之前遞交給寡人的變法奏疏,寡人甚是滿意。寡人欲冊封你為左庶長,主持變法一事,你可愿意”
秦王這話,便如在水中投入了一枚巨石,激起千層浪花。
左庶長,便是當初商鞅變法之時曾擔任的官職,同時握有軍政大權。
隨著秦國這些年來的官職改革,左庶長、右庶長、大庶長這些官職,已經不再擁有實權。
然而,秦王突然提及變法之事,又要將曾授予商鞅的左庶長一職給予李斯,這自然引起了一些秦國大臣們的警覺。
原本對李斯持觀望態度的秦國大臣們都將目光死死釘在了李斯身上。
歷來變法都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越是徹底的變法,越是如此。
正因如此,盡管商鞅為強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秦孝公去世之后,他仍然落得五馬分尸的結局。被奪走了利益的老氏族們無法去恨秦孝公與秦惠文王,便將這份恨意盡數發泄在了商鞅身上。
眼下秦國國力強盛,秦王為何又動了變法之念
定是這法家子弟欲出人頭地,所以攛掇著秦王搞事情
一些剛剛入秦、資歷不深的大臣也就罷了,那些在秦國經營了幾代的大臣們看向李斯的目光中都隱隱帶上了敵意。
李斯若要變法,最可能影響的就是他們的利益
李斯才來到咸陽宮,還什么都沒搞明白呢,就被秦王架在了高處。
面對朝中官員虎視眈眈的目光,李斯額頭上才止住的汗又流了下來。
此時的他,還不是后世那個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的大秦丞相,而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普通學子。
他蠕動著唇,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
他有沒有給秦王上過書,難道他還不知道么既然他不曾給秦王上過書,那封“變法”書信究竟從何而來
李斯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成為了秦王手中的一枚棋子。
是秦王想要推行“變法”之時,一時之間卻找不到趁手的人,便將這差事安在了他李斯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