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國君的妻子,通常為他國公主,再不濟也得是本國貴女,得有一定的見識和政治素養。這娼女做個尋常姬妾也就罷了,讓她做一國王后,她做得好么見了外國來賓,她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么
對于嬴政來說,他不輕易立后,則是又多了一層思量。
他有氣吞山河的雄心壯志,在不久的將來,他必會吞并六國,如若他娶了六國公主做王后,到時王后反對他的大計,他究竟是給自己尋了個妻子,還是給自己添堵呢
至于本國貴女,嬴政亦未覺得有哪個人配站在他的身側,與他共掌權柄。
從前在提及王后這個話題時,嬴政從未有過任何想法,如今,嬴政的腦海中則映出了李令月的身影。
若有哪個女子能夠如李令月一般,既能安邦定國,又能令他心中歡喜,他不介意許以對方王后之位。
可他心知,如李令月這般的女子,有且只會有這么一個,而李令月絕不會甘心留下來做他的王后。
華陽太后先是被嬴政下了臉面,而后又被嬴政戳穿了心思,面上的笑容再也掛不住了。
她長長嘆了口氣,瞧著似乎有些傷心“政兒,大母只是關心你你是一國君主,自然該明白繼承人的重要性。你如今身邊別說王后了,連個伺候你的人都沒有。這樣下去,老身何時才能見到我秦國下一代小王孫”
華陽太后越說,思路便越是清晰。那兩名楚女若有幸能得秦王看重,一躍登上秦國王后之位,自然最好。
倘若不行,那暫且跟在秦王身邊做個尋常姬妾,搶先為秦王誕下子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無嫡子的情況下,長子天然便占據一定的優勢。
屆時,楚人在秦王后宮的影響力,便得到了進一步增加。華陽太后本人也可借此增加她對嬴政的影響力。
“阿衿與阿瓊那兩個孩子,老身瞧著都是極好的,你若是瞧不上她們,只讓她們在你身邊做尋常姬妾就是。有她們伺候你,老身也放心。”
“她們二人樣貌尚可,卻蠢笨不堪。寡人的子嗣,如何能由這樣的女子來生”
嬴政一臉嫌惡地道。單是她們處處受制于華陽太后,嬴政便不會考慮她們。
“那陛下欲讓何人為你誕下子嗣”華陽太后提高了聲音“那位大唐太女嗎”
嬴政頓了頓,道“這就不勞大母操心了。寡人近來十分忙碌,就不來大母這里了。大母若覺得無趣,可與夏大母作伴,或是去雍城王宮看望看望趙太后。”
在提及趙姬之時,嬴政對她的厭惡溢于言表,他甚至連一聲“阿母”都不愿再叫。
華陽太后聽了嬴政的話,渾身一顫。待她回過神來之時,只看到嬴政離去的背影。
咸陽宮很大,從華陽太后所居住的宮殿到秦王所居的宮殿,要花費不少時間。
嬴政在回到自己所居宮殿的路途中,想了很多。
他回想起李令月與他說起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時,始皇帝那些子嗣的表現。
在如今還是秦王的嬴政看來,始皇帝子嗣數量雖不少,但在關鍵時刻能夠站出來,擔起重任的,卻無一個。
他們或許孝順,或許仁義,或許討人喜歡,但作為繼承人,他們無疑都是不合格的。
始皇帝的長子扶蘇與其他諸子相較,算是比較有才干的那個。可想要成為大秦的繼承人,僅僅只是有才干是不夠的。扶蘇的政治嗅覺不夠敏銳,達不到始皇帝的要求,也達不到如今尚且膝下空空的秦王政的要求。
這也讓嬴政不怎么追求子嗣的數量生再多有什么用呢若是沒個能頂事兒的,在他看來還不如從老嬴家旁支里尋個能耐的子弟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