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秦國大臣們多想,實在是秦王平日里甚少與哪個女子接近,唯有這大唐太女是個例外。
他們已向李令月的下屬打探過了,李令月亦未曾婚配,若秦王哪一日宣布欲立李令月為后,他們都不會感到驚訝。
高高的夯土臺基上,一座座宮殿巍峨聳立,連綿不絕,的確給人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感。
咸陽宮面積很大,一眼過去望不到頭。即使是未經擴建的咸陽宮,其宏大的規模也足以令人驚訝。
嬴政命人駕著一輛軺車,他與李令月坐在這四面敞篷的軺車中,一邊觀賞著咸陽宮中的亭臺樓閣,一邊為李令月介紹著這些建筑。
哪些宮殿是秦孝公將都城搬來咸陽時建造的,哪些宮殿是秦惠文王擴建的,秦武王偏好什么風格的宮殿,經他道來,簡直讓李令月像是見證了這座宮殿從無到有的歷史,也像是見證了秦王們的爭霸版圖一點點擴張的過程。
咸陽宮中最早的一批宮殿,宮墻已顯得斑駁老舊。即使有后代人的精心養護,看起來也終究跟新建的宮殿不一樣。
“這片宮殿,便是我咸陽宮中最早的宮殿。”
嬴政對李令月道“先祖孝公剛剛上位之時,秦國苦窮,山東六國皆卑秦,連周天子也不屑理會我秦國。孝公深以為恥,遂變法圖強,遷都咸陽,收復河西失地這些最不起眼的宮殿,便是孝公在位時修建的。”
待軺車駛到另一片建筑群前,嬴政又對李令月道“這片宮殿,是先祖惠文王時所修宮殿。”
秦惠文王“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3,他所在之時,秦國已擺脫了當初無人搭理的窘境,成為了最強的國家之一,他自然有更多的財力來擴建咸陽宮。
而后,便是秦武王。
秦武王“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4,他自也渴望著能夠如先祖們那般,擴大霸業版圖。然而,他僅僅在位四年,便舉鼎而亡。秦武王在位時命人修建的新宮殿,在他離世之時,甚至還沒來得及修完。
李令月見嬴政提及這位先祖時,語氣不如先前提起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時那般熱絡,不由問道“聽起來,你對秦武王的做法不大認同”
“他是我之先祖,我有什么好不認同他的呢只是,他與人斗武,驟然離世,秦國險些就要因繼承人之危而發生一場動亂。”
嬴政不贊同臣議君,子議父,他這句話,已然表明了他的態度。
不過,那時,秦武王若未因舉鼎而早亡,嬴政這一脈,便會成為王室旁支,永遠也沒有成為嫡枝的機會了。
秦武王之后,上位的不是秦武王的同母兄弟,秦惠文后之子公子壯,而是遠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未來的秦昭襄王,嬴政的曾大父。
秦昭襄王在位的時間最長,也在咸陽宮留下了最深刻痕跡。有人說,他的一生,就是半個戰國,此言確實有幾分道理。他參與了太多事,也見證了太多事,影響了太多人的命運。
秦昭襄王上位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
原本論嫡論長,論朝中勢力,這王位都落不到他的頭上。
秦武王雖然歿了,秦惠文后還有別的嫡子在,她支持自己的兒子嬴壯上位。羋八子,未來的秦宣太后則支持自己的兒子公子芾上位。
當時,沒有一個人考慮過遠在燕國的嬴稷,哪怕是嬴稷的生母羋八子,也不敢將希望放在嬴稷的身上。眾所周知,爭奪王位之時,即便是正統繼承人,若是不能及時趕回來,那也等同于與王位無緣了。
但在此時,變數出現了遠在趙國的趙武靈王親自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