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看到,嬴政的黑瞳中,掠過一絲極清淺的笑意。
翌日,嬴政命他安插在華陽太后身邊的一名宮女往長安跑了一趟。
那宮女在華陽太后身邊表現慣來中規中矩,屬于上位者用著順手,卻沒多少存在感的。
她出宮之時,并未引來多少人關注,待她再度返回咸陽宮時,卻一躍成了華陽太后身邊的寵婢。
華陽太后與夏太后親自往嬴政宮中跑了一趟,不知祖孫三人談了些什么。
待兩位太后離開秦王宮時,她們對視一眼,眉宇間帶著顯而易見的喜意。
華陽太后隨意尋了個由頭,舉辦了一場宴會。
在宴會上,她與夏太后好生與嬴政秀了一番祖孫情。
沒多久,得到華陽太后“襄助”的趙王偃終于求得秦國松了口,得以從秦國進口更多的宣紙、手紙與書籍等物。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趙王偃又慣來愛享受,從秦國購買的紙張很快就不夠他支使了。
他派人寫信給姚賈,姚賈卻一口咬定這紙張在秦國也是極為珍貴之物,他一介下臣做不得主。
趙王偃將主意打到華陽太后身上,也屬實是病急亂投醫了。
不過,他沒料到,華陽太后的話,在秦王跟前竟然這般管用,立馬就為趙國換來了十二車貨物,其中四車為宣紙,六車為手紙,還有兩車為書籍。
趙王偃最想要的其實就是那手紙,不過這些東西是他好不容易托華陽太后幫他調來的,他也不好說退回去。
于是,趙王偃只好比照著先前的價格,咬牙給秦國付了錢。
與此同時,給夏太后送禮的燕王喜與韓王然也得到了回報。
可不知是不是他們送的禮不夠多,夏太后只為他們調來了半車書、半車宣紙與一車手紙。
也成吧,有得用,總比沒得用好。只是,兩位從未節儉過的君王,看著這些紙開始犯愁。
這么點紙,也不知夠他們用多久。哎,看來他們還得勒緊褲腰帶,請太后在秦王面前為他們說說好話
楚國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立馬去了封信給華陽太后,提醒華陽太后有好處莫要忘了母國。
華陽太后假意為難了一番,而后命人往楚國送了兩車宣紙與三車手紙。
待楚國方面質疑她待趙國比待楚國還好時,華陽太后卻道她已經盡力了。
趙國得的多,是因為人家出的價高啊。
楚國出的價又不如趙國高,憑什么與趙國享受同等待遇呢
華陽太后語重心長地對楚國來使道“這宣紙與手紙如今在我秦國也稀缺得很,秦王原本都沒打算送往楚國的。若不是老身從中周旋,楚國連那五車紙都得不到,你們莫要不知足”
楚國使者回到楚國之后,與春申君一分說,楚國方面也只好比照著趙國加了價,楚國才終于從秦國購回了足以用一陣子的紙張。
兩作下來,秦國可謂賺得盆滿鍋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