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中央塔,皎月開始從左往右說剩下的塔。
“此塔名為儒法塔,也被稱為英仁塔。和只收錄為天下作出貢獻的典籍不同,只要是儒家和法家的典籍,無論好壞皆可入此塔,被世代守護,供世人查閱抄錄。”
皎月和之前一樣,把塔身透明化,把內部展示出來。
這一次的塔內,書籍比之前的光耀塔還多,簡直密密麻麻,數不勝數。
之后皎月又一一展示了收錄墨、農、醫的“萬術塔”,收納兵家、詭辯家、名家等的“崇武塔”其余幾座塔。
“收納天下典籍”淳于越看得一片火熱。
他仿佛能隔著九座塔和其中的億萬典籍,看到其所代表的太平盛世和燦爛文化。
不過天下人也不全如淳于越般,只看得到九陵塔代表的輝煌。
按照仙幕說的,塔內的書天下人都可以去看,也就代表那至少已經不是少數人的私產,貴族再也無法通過掌握知識,掌握至高的權利和富貴。
“那么,如此重要的九陵塔,又是如何來的呢”
皎月看著九陵塔,仿佛看到了先輩輝煌燦爛的過往,“這一切,還要從光耀帝一統天下,登基稱帝后說起。”
回溯石中,御座上的年輕帝王把手中的奏折摔地上,對著下面匍匐在地的大臣說“朕不反對諸子百家的學說,更不反對天下踴躍更多燦爛的思想,但朕絕不允許荼毒黔首、荼毒帝國的學說生存在朕的帝國,更不允許你們打著各自學說的旗子,妄圖插手朝政,侵蝕國庫。”
玄黑龍袍的帝王站起身,說著威嚴且不容反駁的話,“朕要統一諸子百家的學說,統一天下人的思想。朕的帝國,只允許框架內的燦爛文化生根發芽。”
帝王強勢且不容反駁,臣子們卻一句話都不敢說,只能匍匐在地,聽從帝王的命令。
“光耀帝把諸子百家的學說分為兩個大流派,專注思想教育的儒家、法家、道家、名家、雜家、家專注實用性的墨家、醫家、農家、陰陽家”
“光耀帝把帝國比作一個人,法家是人骨,儒家是外在皮囊,道家是平和的大腦,兵甲家是守護的武器,墨家是生產的工具,農家是生存的糧食,醫家是守護健康的手段,雜家是記錄過往的書籍”
皎月把昭旭老祖宗的劃分詳細說了一遍,最后總結,“光耀帝要的是各司其職,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比如墨家,專注手藝就別管國事,否則很容易就被牽扯進各種朝政斗爭中,消耗精力,無法精進手藝。”
“當然,讓他們專注手藝,不是說只能為工,不能為官。在中秦的工部,百分之七十的官員都來自墨家,剩下的也都是陰陽家、計然家這類籌算能力強的人。”
看仙幕的諸子百家們,“”
這制定的框架,不就和他們現在被框得一樣嘛。
所以,仙幕這是在說舜華公主是對的,他們得聽話。
只有按照舜華公主的要求去做,才能成功封神。
難道,舜華公主真就是天生帝王,哪怕沒有經歷過仙幕中的一切,如今也還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娃娃,還是能做出和光耀帝一樣的決策。
天生帝王的舜華公主滿意點頭。
仙幕真給力,居然一來就講統一天下學說一事。
光耀帝會如何統一天下學說,其實嬴舜華早有猜測。所以才會將其作為謀劃中的一部分。
等這次仙幕結束,她就可以稍稍退讓一點,讓諸子百家覺得占了便宜。
而諸子百家在看過仙幕內容后,也不敢太過分,畢竟那是封神的標準答案。
嬴舜華越想越美,偷偷往老父親身邊靠了靠,借老父親長長的袖子遮住她那壓都壓不下去的嘴角。
老父親始皇嘆息,把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方便閨女用袖子遮臉。
小閨女和仙幕中的光耀帝之間終究還是有差距的。至少喜怒不形于色這一點,她就還有得練。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