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同時拋出兩顆回溯石。
左邊是一個巨大的雙人棺占據整個塔頂,四周墻壁上掛著光耀帝時期的重要朝臣畫像;靠墻還擺放著許多博古架,架子上是光耀帝的心愛之物。
整個塔頂莊嚴而又不失去格調。
右邊是被一分為二的塔頂,光耀帝的心愛之物依舊在,但明顯拜訪得更擠了,朝臣的畫像也挨得更近了。
整個塔頂依舊貴氣十足卻顯得有些擁擠
顯然,一個塔頂放兩位開國之君,終究有點擠。
皎月嘆到“不管有多少不情愿,天下終究已經不是嬴家的天下了,帝王執意要入九陵塔,誰都阻止不了。而九陵塔也迎來了除嬴家和唐家之外的武朝周家守塔人。”
畫面中,同樣的九陵塔,同樣的萬卷藏書,但穿梭在書架之間,整理書籍、為看書之人答疑解惑的人卻明顯分成了不同派系。
畫面中常常出現不同派系的守塔人在解答同一個問題的時候,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
無論他們再如何引經據典,如何出口成章,說到底他們就是在吵架,吵得問問題的人都迷糊了,不知道該聽誰的。
如果說在九陵塔內他們還有所收斂,那到了塔外,他們常常能把一個小問題變成一場引發全城熱議的辯論賽。
“我個人認為,武皇入住九陵塔或許是因為對光耀帝的崇拜,但更多還是因為政治意義。”
皎月嘆道“如果說春秋時代的人對好君王的定義是堯舜,那在中秦之后的人們懷戀的就是光耀帝、秦仁帝、秦術帝這些帝王。”
“越是亂世,越顯得曾經的輝煌燦爛如同太陽,令人向往。而這份向往的心是絕對不被新王朝的帝王所允許的。”
“也不是沒有人想過推倒中秦的九陵塔,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百學圣地。”
皎月放出相應畫面,嘆道“在李朝之前,亂軍四起,當時就有一支強軍有一統天下之勢。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宣告中秦的結束,他們選擇炮轟九陵塔。”
畫面中,比之前嬴舜華轟開長城更強大的火炮轟開西安城的城門,長驅直入,并把炮口對準九陵塔。
“最終,他們遭到了整個天下人的抵抗,不但沒能鼓舞士氣,反而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意圖炮轟九陵塔的亂軍遭到了整個西安城黔首的抵抗,天下無數人從各方趕來支援。
各路亂軍也如提前商量般,齊齊朝著這支惹眾多怒的軍隊發起攻擊。
“這一場意外徹底讓世人明白,經過幾百年的積累,九陵塔已經不只是嬴家的九陵塔,還是天下人的九陵塔。”
“所以李朝的安陽公主一脈選擇入住九陵塔,削弱嬴家的影響。而武皇更直接,頂著天下人的反對,強勢入住九陵塔。”
“而繼武皇之后的武朝君王,也都入住九陵塔,以此來削弱即便亡國幾百年也不減的中秦影響力。”
“而這種不顧嬴家人意愿的行為導
致守塔的幾方勢力面和心不和,一直暗暗把對方當成對手。這就導致了一對苦命鴛鴦的誕生。”
皎月揮手,一枚新的回溯石被拋出,并占據整個仙幕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