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姬恒覺得嬴皎和嬴舜華的性格很像,連嬴政也覺得像,尤其是那避重就輕的本事。
嬴皎開啟一顆白色回溯石,放出其中的歷史畫面。
“往上數,姬偃的祖父一脈曾是周王室的宗親。不過當時的周王室已經沒有什么領土了,也失去了號令諸侯的能力,也就沒錢養宗族。”
“所以姬偃的祖父這一支,雖然頂著姬這個高貴的姓氏,但生活上卻不如其他諸侯國的一些貴族士大夫。”
“到了姬偃這一代,其實已經和周王室沒什么太大關系了。所以秦國滅周王朝的時候,姬偃并沒有被清算,生活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甚至后來還娶了一個小貴族的女兒,生了光耀帝的皇后姬恒。”
回溯石中,簡單的幾個片段,就把姬偃的祖父、父親當時的生活情況展示了出來。
不算差卻老舊的宅邸,生活困難時連貴族的體面都難以維系,偌大的宅邸中只剩下珍貴卻不好出手的竹簡。
到了姬偃的時候,連宅邸都沒了,好在他的父親還沒見識短淺到連知識都賣掉。
無數人看到高貴的姬姓王族,居然生活落魄到把祖宅賣掉,皆是唏噓不已。
不過世人也就是唏噓一下,還真沒嘲笑的意思。
要知道,最后那些年,周王朝只剩下一座城池和少量的土地。
周天子想要維持君王的體面都已經很艱難了,又如何顧得上關系一般的王室宗親。
呂雉翻烤著架在樹枝上的,半是好奇半是試探地問“周王朝乃是被秦所滅,先生為何還愿意輔佐公主”
仙幕出現的時候,呂雉和姬偃等人正在趕回咸陽的路上,只好臨時在野外停下,看仙幕的時候順便解決食物問題。
“既然仙幕中的女仙是我的后人,那她一定知道原因。”姬偃賣了個關子,并沒有直接回答呂雉。
“姬恒公子二歲的時候,母親就病死了。姬偃為了兒子,就在當時的楚國安定了下來。”
“姬偃從小飽讀詩書,對百家典籍如數家珍,又有好友牽線搭橋,很輕易就當上了楚國的一個小官。這官一當就是好些年。”
“雖然姬這個姓氏讓父子倆遭受了不少冷遇和嘲笑,但好歹姬恒在姬偃的呵護下,順利長大,成為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孩子。”
二頭身的孩童,在父親的保護下,度過了孤單卻平靜的幼年時光。
他的姓氏導致同齡人都不和他玩。他也不難過,就跟隨父親沉浸在書海中,每日和書籍作伴。
“姬恒公子十歲的時候,楚國被秦國所滅,姬偃當官的地方成了光耀帝的封地。也就是這一年,光耀帝和她的皇后相
遇了。”
“光耀帝想要在封地建立慈幼院,又不放心全部交給下面的人,在求得始皇的同意后,親自前往封地。”
“光耀帝終究還小,不可能一直留在封地,而她手下又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就在光耀帝無比頭疼的時候,她發現了姬偃這顆閃亮的明珠。”
楚國被滅,姬偃短暫性地失去了工作。
可當楚地成了光耀帝的封地后,姬偃又被抓了壯丁整理各種賬目。
大秦高貴的公主還等著看呢
“同樣是被抓壯丁,去整理封地的各種賬目的人很多,但姬偃就是那么一眼就被五歲的光耀帝看中。”
哪怕知道看仙幕的人里有昭旭老祖宗,嬴皎還是忍不住道“當時的光耀帝才五歲,即便早慧,也不是很看得懂下面呈上來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賬目。”
“那么一對比,一下子就顯示出了姬偃老祖宗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