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也出現了很多歌頌昭旭上神、鳳祖等仙人的詩歌、畫卷。
在千呼萬喚之中,二個月后,神跡徐徐歸來。
“龍、鳳、麒麟等神獸離開凡界,一直在夾縫中求生的人類、老虎、狼群、兔子、羚羊等普通生靈失去了壓在頭上的大山,迎來了繁盛的輝煌期,他們迅速繁衍,占領大地。”
商周封神的故事徐徐拉開。
一開始就把人類和兔子、老虎放在一個高度訴說,之后更是以“死亡換取和平”來定義祭祀的開始。
凡人們無比尊崇的祭祀,在仙人口中,成了“遇事不決先祭天的奇怪習慣”。
似乎,鏡中仙幕中的仙人,并不喜歡祭祀。
甚至,認為那是愚昧的錯誤行為。
“既然人類需要神明,那么他們就成為人類的神明,享受人類的供奉,以功德之身成仙。”
“這場本來只屬于小眾人的信仰爭奪,直接演變成了人類權利、土地、財富、奴隸的爭奪。戰爭蔓延了整個大地,其血腥程度不亞于當年混亂的洪荒。”
簡單的話,卻赤裸裸地揭開了華美外衣下的骯臟算計。
哪怕最后封神成功了,勝利者們成了神仙,建立了管理人界的天庭,但給人的感覺卻并不好。
這和人類幻想的神仙完全不一樣。
他們更像是一群得到了強大力量的普通人。
“這是一場人類想要神明,混血想要成為神明,天道需要管理者而互相成全的封神。”秦昭襄王復數完仙人的話后,嘲諷道“權力博弈的結果罷了”
秦昭襄王的兒子秦孝文王嬴柱羨慕地說“但他們終究是成仙了。”
秦昭襄王被噎住。
休息過后,仙幕直接開始說春秋封神,并且上來就是王炸。
不但說春秋封神是針對全天下的人的,說春秋封神是指“禮樂崩壞”的周王朝末年,還說春秋封神是一場思想上的封神。
看著仙幕中的老子、孔子、墨子先賢一一出現;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農家、醫家、縱橫家諸子百家一一呈現。
仙幕下的人全都激動不已。
這不就代表,春秋封神說的就是他們這個時期。
莫非,仙幕的出現,是指點他們如何封神成仙的
秦非子、秦莊公、秦德公秦國初年的人,卻躲在房間里奮筆疾書,務必要把神跡中提到的高人們記下來。
他們不傻,從“周王朝末年”幾個字就聽得出來,春秋封神是他們之后的事。
尤其是剛剛送走“烽火戲諸侯”的前老板周幽王,打算跟著新老板好好干的秦襄公,猛然聽到“周王朝末年”幾個字,不可謂不震驚。
可震驚之余,也就沒他什么事了。
一直到他這一代,他們老嬴家,也才從一個養馬的附庸,真正成為諸侯。
就算周王朝真的滅國了,也和他們秦國沒什么關系。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神跡所講的一切記錄下來,傳給后代子孫,努力爭取在周王朝滅國的時候,秦國能分一杯羹。
當然,秦襄公也想過上交神鏡,換取更大利益的事。
“一直持續到秦國一統天下,結束五百多年的戰亂,封神的火焰達到巔峰。”
以為周王朝滅亡沒秦國什么事的秦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