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場合不對,蒙毅必定狠狠嘲笑李斯那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行為。
就連王翦老將軍,都忍不住拍著李斯的肩膀,來了一句,“為臣子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本分。”
“多謝老將軍教誨。”李斯發誓,以后他都離趙高和胡亥這兩個小人遠點。
看到自己滿意的場景,嬴政繼續原本的話題,“大秦亡國之后,舜華打下草原,自立為王。在復辟的諸侯國瓜分完大秦,陷入內戰后,她憑借草原兵力,跨過長城,滅掉各路諸侯,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再次一統天下。”
三年,這是何等速度。
王翦和李斯皆震驚不已。
作為一個有哥哥在邊疆的人,蒙毅最先注意到的卻是,“莫非公主收服了匈奴”
嬴政點頭,并道“無論是治國能力,還是統御天下的手腕,舜華都并不比朕差。”
雖然不想承認,但嬴政覺得,秦國的黔首可能更喜歡光耀帝那樣一個連皇陵都不修的皇帝。
光是統一草原,光復大秦的功績,就足以說明十一公主嬴舜華的能力。
加上嬴政這句“并不比朕差”的評價,可見始皇對舜華公主的滿意。
三人這下子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恐怕就連公子高都只是始皇為了穩定朝堂選出的倒霉鬼,始皇真正滿意的繼承人只有嬴舜華。
“這些日子,朕發現上天賜下的預知夢,正在逐漸變得模糊。”為了以防萬一,嬴政又打了一個補丁,“如果有一天朕忘記了這些記憶,你們一定要好好擁護嬴舜華,完成春秋封神。”
“臣,定不辱命”三人齊齊拱手一拜。
同時心里也明白,始皇最后說的話,其實已經相當于托孤了。
之后嬴政又交代了一些事。
比如讓蒙恬看顧好扶蘇,讓李斯去說服朝中有意見的人,讓王翦老將軍幫忙看著點勛貴那邊。
這次的密談,知道的人不少,但具體談了什么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但自從這次之后,無論始皇做出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李斯、蒙毅和王翦的孫子王離等人,以及他們所屬的派系,都會堅定不移地支持。
朝堂之上沒有真正的傻子。
在嗅到危險
的信號后,不管心里有多少反對的理由,都只會被默默收起來,一心一意按照嬴政的要求行事。
不知道是因為始皇顧慮到嬴舜華公主的身份,還是其他原因,雖然公子高和公主舜華都是太子之位的強有力競爭者,但其實兩人都沒上過朝。
每次始皇有事情安排他們去做,都是在下朝后,把人叫到章臺宮。
這一次也是一樣。
面對眼前的一雙兒女,嬴政也懶得說那些彎彎繞繞的話,直接開門見山,“朕有意和統一文字一樣,統一百家學說,制定大秦的正統學說,你們兩個都回去好好想想,制定一個章程出來。”
公子高和嬴舜華彼此對視一眼,皆不明白老父親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嬴政緊接著道“誰的章程讓朕滿意,朕就立誰做太子。”
這簡直是暴擊。
剛剛還彼此對視的兩人,當即目視前方,鄭重保證一定會好好完成任務。
嬴政簡單地說了一下他的要求,就把公子高和嬴舜華打發走了。
至于更多的嬴政覺得,他都已經把后門開到這種程度了,如果嬴舜華還能輸,那她大概是真的和秦二世這個身份無緣。
趙高謹慎地湊上前,就始皇看兒女的背影的目光發表安慰的話,“陛下無須擔心,兩位殿下都是人中龍鳳,一定會讓陛下滿意。”
嬴政看著乖順地為他整理奏簡的趙高,覺得要不還是把后門稍微開大一點,順便讓趙高發揮最后的余熱。
想到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