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忽地一拍桌子,向他的心腹們激動地說道,“若是將來大業得成,我大唐亦可學習后人智慧,劃分省份。”
只是,如此劃分不知道會遇到多少阻礙
秦王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那又如何
北宋位面。
趙匡胤看著天幕上那張雄雞狀的地圖,羨慕不已。
遼、回鶻、吐蕃、大理的地盤都被后世的那個國家納入了版圖,但依姜海藍所言,終他大宋一朝,都未能擊退異族、收復失地。
反而是大宋之后的元朝
趙匡胤想著這些,那叫一個血壓高。
沒有廣袤的國土和龐大的人口,一個國
家談何強大
他越發想不通,他的子孫后代這么沒用嗎
不僅沒能繼續擴張地盤,反而被打成了南宋南宋,那得是多小一塊才能被叫南宋
姜海藍當時提到“遼宋夏金元”,語氣很是嘲諷,若是他大宋子孫無能,應當不至于會招來如此嘲諷才對。
姜海藍看起來并不是一個刻薄的人。
那么
后世到底發生了些什么
趙匡胤這邊愁子孫后代,趙普、潘美、薛居正、石熙載等人倒是興致勃勃地研究著省份劃分。
邊看邊分析如此劃分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大家都是聰明人,也很快就豁然開朗。
順著往下思考是否能在他們大宋推行。
這個時候大家還是有心氣兒的,想著若是能將大宋發展起來,將來有一天能收復失地,趕走異族。
大遼那邊也是這么想的。
為什么最終全國一統的是那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元,而不是他們大遼呢
為什么不能是他們大遼呢
元朝位面。
最高興的莫過于孛兒只斤忽必烈。
此時大元剛開始在各大地區建立行中書省,原本對行省制度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還要經過幾代人數年的努力,才能形成后世史書記載的“元代行省”。
不想天幕直接把后世的輿圖直接掛了出來
雖然這地圖看起來小多了,他們蒙古還有北邊那么大一片怎么歸別人了
忽必烈無能狂怒。
怒完之后拉著他的文臣武將們聊省份劃分。
廉希憲首先發言,他覺得后世這張地圖的省份固然很好,卻“未必適宜我大元當前的情況,”廉西憲道,“陛下,萬不可想一蹴而就。”
后世如此劃分,必有一代代發展下去,受其政治、經濟、環境等的影響。
他們如今可以其作為參考,但若是直接照著劃分,只怕會生出禍端。
趙璧是贊同廉希憲的看法的。
但遭到了阿合馬的反對和嘲諷,“既然不知道多少年后的后世如此劃分省份,至少證明,這樣劃分是合理的,你們剛剛還夸贊過這個省界線劃得漂亮,怎么就不許陛下照做莫非”
他故作疑惑,用懷疑的眼神掃過一眾漢臣。
張文謙微微一笑,向忽必烈建議道,“若陛下有意效仿后人,亦可一試,若有不當之處,及時改之。”
反正大元剛剛建立,一切都是在探索、試錯的階段。
就算錯了,及時糾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