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世界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為什么會讓田地荒蕪
那些地里都長滿了雜草。
“明明看起來土地也并不貧瘠,那些橘子、柚子結得那么好,要是土不肥怎么會有橘子、柚子吃”
“可是”
“真是浪費啊這么好的田地不種莊稼竟然任由它們荒廢”
無數人為之痛心疾首。
“她說的承包是什么意思”也有聰明人迅速從姜海藍的話語中捕捉到了關鍵詞。
“租地”有人猜測道。
“莫非即便是天幕上那么好的世界,普通百姓也還是沒有地嗎”有人突然怒道。
“你說胡話了,”說話的人抬手指向天幕,“他們都沒有種,若是租來的地,要交稅,他們怎么敢不種”
“那那你說是怎么回事”
“你問我,我問誰”
各個時空的君臣也在討論這件事。
并由此越討論越大聲,討論著討論著,有些大臣情緒激烈地吵了起來。
土地、賦稅與一個國家息息相關,他們怎么能不好奇天幕上那個世界的農業
只是一直以來姜海藍都在城里,他們并不清楚農村的具體情況。
誰能想到農村是這樣的
怎么能是這樣的
姜海藍靠在樹干上,摘了一個橘子,剝了吃掉。
還行吧,有點酸,但是也是甜的。
她在一棵橘子樹上摘了兩斤多橘子,從樹上跳了下去再多的就摘不到了,手臂不夠長,枝干不夠粗。
然后去爬另一棵樹。
摘了差不多半背篼后,姜海藍去了另一塊地,摘種在土地邊緣的柚子樹上的沙田柚。
她忍不住笑道,“我一直都記得,小時候和我老媽在這塊地里種玉米、種紅薯,她總是趁機教育我,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就得辛苦種地。”
其實在別的地里種莊稼,她老媽也教育過她,不過沒有這塊地記憶深刻。
姜海藍挑了一個大的沙田柚摘了下來。
她繼續說“我小時候啊,差不多的農活兒都種過。比如把土豆切成帶芽的塊,種到地里;比如將紅薯
埋在地里,等它們發芽長出藤,摘了藤去種在地里;比如玉米粒塞在泥團,等它發芽長出來,整個團一起種在地里;比如等紅薯藤長長,掐了紅薯藤回去喂豬,摘牛皮菜回去喂豬”
姜海藍舉目望向不遠處的山林,“那些山林里,我們寨子上的孩子也都去放過牛,去撿過松果、撿柴、弄干松針。”
當然也摘過野果子、挖過蘭草花、搞過野炊。
明明年紀還不大,姜海藍覺得自己也很喜歡回憶過去了。
她無意識地將手中的沙田柚往上拋起,然后接到了手里。
“那個時候,這些土和田可不會像現在這樣是荒著的,玉米和紅薯可以同時種一塊地里,收割了之后,要種土豆、種小麥、種油菜。”
“我們林省的氣候吧,大豆、花生、向日葵、高粱、豌豆、葡萄、白菜、黃瓜感覺什么都能種,西瓜草莓也可以種,蘋果也可以種”
姜海藍做回憶狀,“那個時候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呼吁退耕還林。我都忘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
“剛開始我爸媽把田和地給別人種,人家一年要給一些糧食的,后來就是免費給人種了,因為沒什么人種地了嘛。”
她眼里漾出笑意,“以前我們還去山林里放牛,摘野櫻桃、摘毛栗、摘八月瓜、摘野莓、摘茶片,山林里被寨子上的人走出了一條路。”
“但是去年,我想去以前摘野莓、摘茶片的地方,摘野莓和茶片吃,可是我過不去了。”姜海藍聳了聳肩,“山林里雜草和藤蔓長了出來,原來的山路已經走不通了。我走到半路過不去只好回來了。”
真不知道去山上撿蘑菇的叔伯嬸娘們是怎么上去的,帶刀隨時砍嗎
各大平行時空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