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和村村通不好嗎
手機、汽車、高鐵和各種家電不香嗎
送上門的商品和外賣是哪里不討人喜歡呢
小時候讀文章,看到一些作家寫,哪里哪里的鄉村因為接受了現代文明,淳樸的、樸素的鄉村生活被破壞了。
會跟著作者惋惜感嘆幾句。
等長大以后再看到這樣的言論,不罵一句“傻逼”、“蠢貨”那真是素質好。
誰愿意夜晚點著煤油燈呢
誰愿意步行幾個小時走山路去趕集呢
誰愿意一輩子被困在田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誰愿意祖祖輩輩、子子孫孫都大字不識幾個
誰愿意揮舞著菜刀砍豬草、揮動著洗衣錘敲衣服、燒柴煮飯煮得一臉煤
灰
自己過著好日子,就想看貧困地區的人永遠貧困。
以滿足自己傷春悲秋的“心愿”。
非蠢既壞。
大家都是人,憑什么要被當成養在野生動物園里的“猴”呢
姜海藍沒有往深里說,各平行時空的人們確實明白她的“話里有話”。
唐朝位面。
杜甫輕嘆了口氣,聲音中帶著向往,“若是疆臧蒙的地區的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也能有修到家門口的寬闊大道。
也能通上水電。
也能用上電器。
“那其他地區的百姓只會過得更好吧”
他臉上露出羨慕的神情,同時又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會有人反對工業化和和現代化呢
天幕上的日子不好嗎
難道那些人想過他們現在顛沛流離、饑寒交迫的日子
果然是“非蠢既壞”
白居易負手而立,嘴角勾起一個諷刺的笑容。
他是見過真正貧苦的人。
他是看得見百姓多艱,對百姓有同情、憐憫的人。
他寫觀刈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他寫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但他無能為力。
所以看到天幕之上農村地區的普通人,也能過上好日子,白居易是真的高興。
同時也對“何不食肉糜”者感到憤怒。
傳統文化和原始生態呵,愿不愿意和我們大唐的百姓交換人生,來體驗何為真正的“原始生態”呢
宋朝位面。
范仲淹搖了搖頭,“倉廩足則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能夠吃飽喝足的人才能高高在上地談所謂“文化”和“生態”。
生存都成問題的地方,只有野蠻和暴力。
也難怪姜海藍要說非蠢既壞。
看來天幕上那個世界,或者說,那個國家,也有內部的敵人和外部的敵人啊。
蠢貨和壞人都不希望百姓們真正地富裕起來。
就好像
他閉了閉眼睛,就好像如今的大宋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