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捋了捋胡須,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可惜現在那幫家伙現在離得遠,不然真想看看他們氣炸了的樣子,那場面,一定很讓人心情愉快。
他能多吃一碗飯。
要不明天上朝的時候去陰陽一下那幾個搞儒學的同僚
雖然李斯看不到,但如他所愿,歷朝歷代搞儒學的人確實被氣得不輕。
百善孝為先。
且莫說儒家的兩位圣人孔孟皆提出要重孝,便不是他們儒家的人,也講究為人子女當孝順父母。
從天子到百姓,無不以“孝”自我夸贊。
史書之上,也記載了很多孝子的故事。
天幕上這個國家,莫不是雖然太平,百姓生活也富足,但其實已經禮崩樂壞
“若是以禮崩樂壞作為代價,來換太平盛世”有人驚恐地猜測道。
有人變了臉色,陷入糾結之中,“若是如此”
旁邊的人立即打斷了他們,“胡說什么”
“你從哪里看出來天幕上那個國家禮崩樂壞了”
“我知你不滿他們讓女人和男人一樣念書、工作、做官,但你也不必因此趁機造謠”
“孔圣人教你以偏概全嗎教你造謠生事嗎你真是書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想要生事的人不甘地閉上了嘴。
其他人繼續聊。
“先前姜海藍他們曾經說過,以他們的律法,民事有贍養糾紛,刑事有遺棄罪”
姜海藍他們當時說,贍養糾紛能夠申請法律援助,而打贍養糾紛的案子,基本上就沒有輸的,只有贍養費判下來多或少的可能。
他們還打算以“進局子”威脅不孝順父母的子女。
“不錯。”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個儒家學子看著他的同窗們,雙手一攤,道,“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就是有些父母不疼子女,就是有些子女不孝順父母。”
同窗們相互看著,倒也沒有反駁他。
一個同窗笑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不過,你作為儒家的人,似乎不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有同窗笑著調侃道。
儒家學子哈哈大笑,“我儒家荀子堅持性惡論。”所以并不是說,儒家就得搞性善論。“但我既不是人性本善的擁簇者,也不認為人性本惡。”
同窗們“”
絕大多數人并不會因為一個案子而對天幕上那個世界有所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