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是有官吏的。
那些官吏是如何成為官吏的呢
啊這
韓愈和柳宗元對視了一眼。
柳宗元道,“那就只能問姜海藍了。”
明朝位面。
王守仁正在思考姜海藍簡簡單單幾句話介紹的“修滿學分畢業”和“畢業答辯”。
通過考試檢驗學生們的學習這一點很不錯,姜海藍提
到過的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其好用程度,那真的是誰用誰知道
反正王守仁本人是非常滿意的。
至于學生們的感受
能夠對學習成果查缺補漏,知道自己哪些知識沒有學好,他們難道不高興嗎
因為考試很好用,王守仁便琢磨著怎么將“學分”和“答辯”改一改,因地制宜,為他所用。
陽明書院的學子們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什么。
但王守仁的幾個弟子看到老師那副冥思苦想的樣子,一個個的心都抖了抖。
“就算老師想學習天幕上的學校,讓學生們修學分,那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一個弟子不解地問,“我們現在可是先生。”
另一個呵呵一笑,“萬一老師覺得我們身為先生,也應當繼續學習,給我們定學分任務怎么辦”
就像姜海藍他們每年都有學習任務、都要年檢一樣
“你以為先前老師聽姜海藍說年檢沒有心動嗎”
“不會吧”
“先生不經常學習,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水準呢當時老師是這么說的。”
“老師怎么不學姜律師他們工作五天休息兩天”
“好問題不如你去問問老師”
“我不敢”
東漢末年。
聽到最后,劉備哈哈大笑,向諸葛亮說道,“若真有幾萬士卒從天而降,相助先生北伐,那最后結果如何,的確猶未可知。”
諸葛亮卻是微微一笑,“將軍,這可是幾萬大學生,只讓他們做士卒未免太過可惜。”
劉備不解。
諸葛亮笑道,“他們都是讀書人,每一個人都至少讀了十六年。”
劉備“”幾萬至少讀了十六年書的年輕人
這這這光是想想,他就覺得自己心快要跳出來了
諸葛亮接著說道,“且他們所學皆不同,有學醫的,學數學的,學天文地理的,學如何種植的”
劉備越聽越激動,下意識地開始盤算怎么用這幫人。
幾萬各有所長的大學生啊,有的能幫忙改善武器,有的能指揮建筑,有的能教育百姓,有的能提升糧食產量
不行,他覺得自己要樂瘋了。
劉備先生說得沒錯如此人才當士卒使用真真是暴殄天物
雖然從現代拉來幾萬大學生相助的事情只是做夢,但也給不少文人了靈感,寫的寫戲劇的,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暢想若得前人或后人相助,這個世界,或者說某個世界會變得如何不同。
借古諷今嘛,大家熟練得很。
由此也是誕生了許多流傳后世的優秀作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