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了摸胡子,眉眼舒展開。
那就只好一代代地宣傳、打擊。
幫一把不是特別傻的人,把騙子送進大牢。
總之不可能因為詐騙案件消除不了就干脆放著不管,再麻煩再難,也要一個一個地打擊下去。
楊慎定定地盯著左手邊的一棵樹,上次姜海藍他們律所的所長講課的時候是怎么說的來著
好像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這話說得可真好。
唐寅負手而立,聽著那個疑似犯人的中年男人和姜海藍的同僚一問一答。
聽著聽著,他露出古怪的表情,似是不知道說什么好,最后輕嗤了聲,“姜海藍他們不會真信了吧”
這人看起來就沒有講老實話,或者說,至少他是隱瞞了一些事情的。
但姜海藍臉上沒什么表情,安安靜靜地看著坐在她對面的兩個男人,從頭到尾一言不發。
她的同僚倒是面帶微笑,全程好聲好氣地按照他自己的節奏提問。
從表情看不出來他們信不信。
因此聽到姜海藍“說”,“不要太相信你的當事人。”唐寅有一種微妙的欣慰感。
歸有光聽著姜海藍的三個“比如”,撐不住笑了起來。
所謂春秋筆法么
當事人講的也確實是事實,只是沒把案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全部講出來。
但卻足夠騙過不知情的人。
可是你騙不了公檢法啊。
案件事實在那里,一查就清楚。然后該怎么判就怎么判,該坐幾年牢就坐幾年牢。
欺騙他人又有什么用
讓他人和自己一起罵政府、罵律法不公
能翻案嗎
不能。
那就是單純想面子上好看一點
告訴周圍知道他坐過牢的人,他其實是冤枉的,他本身沒有太大錯處。周圍人又不會去調查案件真相,他說什么信什么,可能真覺得他無辜。
行吧。
一個被冤枉的人和一個犯過法的人,周圍人看他的目光確實不同。
歸有光心想,人總是趨利避害的,甚至謊話說多了自己都信了。就像是小孩子,他們會在腦內想象出一個有利于自己的事實,而忘記對自己不利的事實。
馮夢龍執筆,筆下行云流水,記下了姜海藍說的三個“比如”。
有意思,他想,我可以以此作為參考,寫一個故事。
一個撒謊的人誤導他人,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但騙子最終自食惡果的故事。
好叫看到故事的人明白,遇到覺得奇葩的事多問一句為什么,也許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聽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真相。
說寫就寫
他另鋪開一張紙,沉吟片刻,在紙上寫上了標題。
然后精神振奮地往下寫了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