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姜海藍通過天幕給各平行時空的人們播放她那個世界的課程時,大多數人們都飽含熱情,勢要珍惜這個學習后世文化知識的機會
被精心挑選出來錄制視頻的老師們都是各省市的優秀老師,年長的、年輕的、男的、女的,講起課來各具特色。
天幕下的人們跟著天幕,從小學一年級學到高中三年級,從漢語拼音、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學到政史地、理化生。
一個星期后,一部分人意識到自己不是學習那塊料,雖然免費學習的誘惑是很大,但學習這種事情,不會就是不會,不懂就是不懂。學習又很枯燥,短期內難見成效,他們放棄了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將希望寄托到下一代的身上。
一個月后,原本對后世的知識并不重視,認為天幕上那些老師教的知識過于簡單簡體字、漢語拼音非常好用另說的“精英階層”收起自己的自以為是,正式進入了數理化的世界,一次次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兩個月后,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直面了初中政治的降維打擊“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直面了初中歷史的狂風暴雨“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你說,后世的國家是怎么想的”
劉邦一邊聽著天上那位女老師講“推恩令”,一邊問被他拉來一起聽課的蕭何,“他們怎么敢把這些敢教他們的百姓這些”
若非是早就在過去幾個月的直播中簡單了解到了后世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猛然直面他們的政治課本,不知道多少人會因為認知被顛覆而發瘋。
雖然現在也沒有好多少。
不過好在能聽懂的人畢竟是少數。
這少數中能接受后世那一套的人更加少。
至于那些知識在這個世界被保存下來,幾十年、幾百年后,會被某些人作為武器,攻擊皇室,劉邦表示與我何干
他大秦不能千秋萬代,我大漢亦不能永世屹立,一代人有一代人該走的路。
我能給劉氏子孫一個皇室血脈已經很不錯了,還要我保他們一輩子榮華富貴想什么呢。
劉邦只是想不通,后世那個國家的“統治者”,為何會如此光明正大地將這些東西寫進“教科書”,簡單粗暴地教給稚子。
那一套政治課本可不亞于“屠龍之術”啊。
雖說是讓百姓開明智,你們也開得太過了吧
“因為自信,就算是教了百姓這些東西,也不會引起社會動蕩吧。”蕭何這段時間從天幕上學了不少東西,說話也會不自覺地用上后世的詞匯。
兩千多年“前人”的思想結晶匯集在一起,他這種聰明人絕不會放棄學習的機會。
劉邦微怔,隨即一笑,“不錯。如果百姓都能衣食無憂,那確實是沒有多少人會跟著去造反。”
更何況,“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句話說得真好。
“蔡倫改進造紙術”、“科學家張儀創制了一種儀器”、“漢代最著名的醫學家是華佗和張仲景”、“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地理學家”
各朝各代,被歷史老師點名的人們皆是震驚又喜悅。
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后世的歷史教科書竟然會寫他們,會介紹他們的成就。
那可是歷朝歷代許多開國將領、治世能臣都沒有的待遇
“你說他們這歷史書的編寫是怎么想的”
“要將兩千多年的歷史編寫成兩本薄薄的教科書,自然是要詳略得當,擇其重點。”
“但是,重點難道不是”要在后世的課本上留名竟然這么難
“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他們是從這些方面來考慮的吧”
推動歷史發展的大事件,農業的發展變化,民族融合和對外交流,科技、文化生生不息,
“后世是很推崇科技”
“我們認為不重要的,后世未必這么認為。”
后世的歷史教科書里還講了“近代史”和“世界史”。
兩千多年的華夏歷史寫在歷史教科書里不過薄薄兩本,但1840年之后的“近現代史”,也是兩本教科書。
寫著近現代的血淚。
寫著一百多年的風云變幻,一百多年的英雄兒女,一百多年的改天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