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好像被他說得愣了神,幾秒后才微微一笑,道“您會的。”
“謝謝。”
幾分鐘后,修斯鉆研起了造物之書。
他清楚知道這是夢境,所以不管這些知識是真是假,他都覺得自己必須盡快學到腦子里,以免夢醒了,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他抱著一種忐忑的心翻開書,一開始是困惑的,因為看不懂這是在講什么,但是外面不知多少遍日落之后,他逐漸看懂了一些,關于世界運行的規則及蘊藏其中的秩序之美。
很少有人感覺“世界”是美的,這需要先把“世界”視為整體,視為審美的對象。
其更上一步的前提是,要先完整地認識到世界。
因為一切判斷、一切審度,在沒有徹底認識對象之前,都沒有意義。
這些書與其說是教他如何造物,還不如說是告訴他關于世界的奧妙。
在一個極宏觀的層面上,告訴他星球的運作、星域的生滅,以及其中涉及的規律與秩序。
無秩序就是混沌,混沌無法誕生任何事物,只會不斷地導致世界不穩定,讓人恐懼不安。
而秩序讓人安心。
它是穩定的、不變的、溫柔的、平靜的。
它是美好的聚合物,或者不如說,正是它誕生了那些美好。
它是一切美好的前提。
造物,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造出一種秩序。造世界也是如此。
有秩序的穩定事物才不會壞,越穩定越長久,永遠常住下去。
那么事物的秩序又體現在什么方面呢
或許是結構。
如果一個東西容易壞掉,那么首先的責任估計是它的結構,其次才是它的內容。
當你把一個東西的結構設定好了,它有時候即使沒有內容,也能長久存在。
修斯一邊看書一邊思辨,讀得越多,越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好像原來狹隘的思路被不斷地打通了,撥開云霧,豁然開朗。
他于心中思辨,道“但是結構不能沒有內容,沒有內容的結構哪怕再穩定,它也是一成不變,沒有生命力的。”
aaadquo它需要內容,需要生命力,唯有內容,唯有填充動力,才能讓結構超越它的基礎所是,擁有生命,享有意識,成長然后進化。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其實進化是什么歸根究底,不正是一種結構的改良嗎”
生命誕生之后,仍要有改良結構的自由,而這種自由,總要追溯到最初的結構上。
對此,修斯想到了一個很貼切的藍星概念基因缺陷。
如果那個造物的結構不好,就會有很多基因缺陷,導致其無法順利成長,甚至過早夭折。
所以作為造物者,你必須謹慎小心,每個造物都要盡心盡力,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很多時候,你以為做好了,看不見任何缺陷,然而事后很多年,那些缺陷才一個個暴露出來。
事與愿違,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實現,盡善盡美。
你無法造出你的認知之上的事物。
當你自身存在缺陷時,造出的事物可能也存在對應的缺陷。
想到這里,修斯記著筆記的手停了下來,眼神透著幾分沉重。
好像這些想法對他形成了一定的打擊。
“真理才是快刀嗎。”
修斯失落了一陣,很快振作起來,繼續爭分奪秒地研讀。
他越來越發現,這些書講的都是對的,自己必須在夢醒之前狠狠記住它們,不管能不全部理解,先死記硬背吧
夢之外。房間內飄蕩著非凡的魔力。
小矮腳貓似乎察覺到什么,睜開了眼睛。祂迷迷糊糊地看向了床邊,隨后發現父親周身環繞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
嗯那是魔力,還是權能
小矮腳貓不懂,擔心,跳下了貓窩,靈活跑到了枕頭邊。
房間內光線昏暗,肉眼幾乎看不見人,祂淺綠的眸子泛著微光,隱隱照亮了祂父親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