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婦女有些失望“我可以便宜一點的,一斤板栗換一顆糖也可以的。”
寧書借機道“我收板栗是因為前幾天回娘家,我娘家人想吃板栗。但這兩天收了200來斤了,也夠我爸媽、爺爺奶奶、叔伯、外公外婆、舅舅、姨母們分了。這樣吧,我如果下次要收,再來跟你說”這個借口真是可以的。娘家人多,收200斤板栗完全不過分吧。
“這樣啊那那算了”婦女嘆了一聲氣,只得離開了。不過離開幾步,她又回來了,“寧知青,你你糖還有嗎可以可以賣給我幾顆嗎就是我沒有糖票。”村子里有很多小朋友換到了糖,都有糖吃,可是她家孩子沒有摘到板栗,所以沒有糖吃,孩子在吵鬧,她想給孩子換糖。
寧書今天買了4斤水果糖,大概有400來顆,一共收了153斤,換出去306顆,還剩下一斤的水果糖。但是她沒想過賣,換的話“嫂子家有什么菜嗎冬瓜啊,茄子啊之類的有嗎我家地里頭只有小白菜、長南瓜、毛豆和絲瓜,我想換其他的菜吃。”
“有有有,我家有冬瓜,我家有冬瓜”婦女喜不自禁,“我拿冬瓜和你換。”
“那一斤冬瓜2顆水果糖吧,冬瓜本來也就幾分錢一斤,可不用票,水果糖一分錢一顆還要票。”寧書又道。
“行行行,我去拿冬瓜寧知青,你要換幾斤冬瓜”婦女急沖沖的。
“來個兩斤吧,換四顆糖,夠了嗎”換多了冬瓜會壞掉,兩斤可以分兩餐吃。
“哎,可以可以。”婦女馬上回家去拿冬瓜。
寧書看了一圈,院子里只有一寶和三寶,沒有二寶和林海才,估計他們去老宅了。她拿出四顆水果糖給三寶的一寶“一寶,待會兒那個伯母來了,給你冬瓜后你把這四顆糖給她。”
一寶“我知道了娘。”他剛才看著呢。
結果,那位婦女還沒回來,又有幾個婦女來了。
“寧知青”
“國棟媳婦”
“一寶娘”
各種稱呼的都有。
寧書只能再次從廚房里出來,看著這三個村里人,她結合剛才那位婦女的事情,已經知道她們的來意了。
其中一位婦女問“寧知青,你板栗還換嗎我家是去年的板栗,可以嗎”
“還有我家,我家也是去年的。”
“我家有今年的。”她家其實沒有,但是她娘家有。板栗賣也就幾分錢一斤,還不如換些糖,她們這些沒有糖票的鄉下人平時也買不到糖,現在能換,都想來換。
寧書肯定不要陳年的板栗,就算保存的再好她也不要。她的a做的就是新鮮的食材,這個年代的人不在乎陳年的板栗或者陳年的大米之類的,但是在她不知道在那個a上買東西的人在乎不在乎,所以她只能采購新鮮的。
“各位真是不好意思啊,我這板栗是我娘家人想吃才收的,我娘家那邊沒有板栗樹,加上親戚又多,我才收了200來斤,拿去給他們分的,現在已經夠了,不要了。”說到這里,寧書又加上不太客氣的語氣,“如果不是老娘要,我收這么多板栗干啥啊我又不是傻子。”人格分裂又來了。
三個婦女一聽,也確實是這個理。只能失望的離開了。在她們走出之后,又在門口遇見了幾個來打聽情況的,不過經過她們的嘴一說,那些人沒有進院子門就走了。
那位婦女來的很快,雖然說還兩斤冬瓜,但帶來的冬瓜不只兩斤,看著兩斤多。有了冬瓜,寧書馬上又加了一個菜。
家里兩個鍋,做菜很快。“一寶,二寶和海才回來了嗎”
“娘,我們回來了”二寶在外面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