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們鍋們”三寶想跟著發表一下意見,無奈不知道怎么說,最后,“娘”他表示,要跟著娘。
跟著一寶二寶的林海才,二寶要跟三嬸去挖野菜,他他還是跟著一寶去撿柴吧。“我去撿柴。”
可是,林海才才發表意見,一寶就改變主意了“我也和娘一起去挖野菜。”
林海才“那我也去挖野菜。”
最后,寧書一托四去挖野菜了。她背著背簍,抱著三寶,一寶二寶和林海才各自拎著小籃子。
正巧又是上班的點,一些去上班的人看見了寧書。寧書原本以為大家像以前一樣不打招呼就ok了,可是今天的寧書比較受歡迎。
“寧知青,謝謝你給我們家小孩換糖。”有個婦女道。家里小孩撿了板栗,換了好幾顆糖,小孩高興,她當娘的也高興。
“是啊寧知青,太謝謝你了,前幾天孩子還吵著要糖吃。”
“寧知青,你可真是太好人啊。”
以前的懶婆娘加敗家娘們,現在被發了好人卡了。不管她們背后是怎么想的,但此刻這感謝的話寧書聽了還是舒服的。她裝出一副高傲的樣子“不用謝我,是那些小朋友勤勞,拿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我娘那邊是大城市,平時吃不到板栗,這次也是湊巧,她們想吃板栗,加上親戚多,我就收了一些寄過去。以后大城市吃不到山貨,而我們這邊還有的,我讓他們寫信告訴我,我再找你們換了寄給他們。”
這樣一來,自己下次突然想收點什么,也名正言順你了。
“那敢情好,謝謝寧知青了。”
“到
時候寧知青跟家里的孩子說一聲就行。”
“對對對,我們家皮孩子也是,整天到處跑,如果有糖換的話他就積極了。”
雖然寧書的姿態還是高傲,但是也夸了她們的孩子勤勞,她們聽了可舒服了。再說了,城里人都這樣,就是鎮上的人都這樣,他們都習慣的很。
“那我這次寄板栗過去的時候問一問。”寧書決定趁熱打鐵,有什么山貨是城里人想吃的她想起了小時后吃過的芝麻番薯干。
芝麻番薯干并不是紅薯干,那個時候還沒有改良過的紅薯,所以芝麻番薯干不是紅薯干,而是把番薯去皮燒熟,然后加入芝麻和糖搗成泥,再整成1毫米厚、邊3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一塊一塊的,曬干。
曬干后用剪刀剪成一片一片的,可以油炸成金黃色,也可以用干凈的石沙炒成土黃色的。
在那個時候,奶奶經常做這樣的番薯干或者年糕干給她和小堂弟當零嘴,而這兩樣東西,到了后世可以賣20塊一斤,當然油炸的更貴。
寧書眼睛都亮了,之前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一畝自留地的番薯如果做成番薯片,她要發財了。
3斤番薯加入糖和芝麻,可以做出一斤番薯片。糖和芝麻的成本很低,因為放一點點就夠了。一斤番薯片大概也就1毛錢的糖和芝麻,所以
“娘,你在傻笑啥”二寶見娘和那些人分開之后,一直在笑,自己叫了兩聲都沒有聽見,不由好奇的問。
寧書“”這孩子會不會說話“我在想今天能不能挖到野菜。”
“那肯定能的。但是娘,野菜不好吃。”二寶不喜歡吃野菜,一想到吃野菜,他眉頭都皺起來了。
“我做的就好吃。”寧書道。
“好吧。”二寶覺得娘肯定在吹牛,哪有野菜是好吃的欺負他林二寶沒吃過野菜。
林二寶小朋友壓根兒忘記了,被他夸好吃的涼拌馬齒莧就是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