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媳婦,你大伯母,還有巧花嬸子,都來換番薯。”林母一邊說,一邊把和錢愛芬一起抬著的籮筐放下。籮筐里有雞蛋大米還有秤。
多虧了林母記性好,寧書倒是忘記秤的事情了。不過林母拿來的是大秤,和之前她稱板栗時用的小桿秤不一樣。
“大伯母,嬸子。”寧書打了聲招呼,這個巧花嬸子寧書有印象,住老宅隔壁。接
著她又道,有這個大桿秤稱番薯倒是方便了。
林母這是大隊里借來的,家里哪有這么大的桿秤。”
林大伯母問“國棟媳婦啊,你娘說你們家要換千百斤的番薯,是真的嗎如果有的話我想多換一點。”他們家的孩子比老林家還要多,因為她生的比林母多。
去年大隊分了粗糧和大米,再加上去年自留地豐收的一些粗糧,現在粗糧吃了差不多了,還剩下一些大米舍不得吃。當初分糧食的時候,她也是想要多分一點粗糧的,可粗糧數量有限,大隊里都是按照比例分的,也不是隨她心愿的,這也沒辦法。聽到國棟娘來說國棟媳婦要換番薯的事情,她馬上就把大米和雞蛋整理出來過來了。
“國棟媳婦,我們家也要換一些。”巧花嬸子道。放著今年吃不光還有明年呢,多換些番薯,家人吃的時候能飽腹一些。
每年的糧食要上交,留下來分給他們的就少了。所以有時候,也不是他們不想拿工分換更多,而是數量就這些,他們想換也換不到。
換來的番薯哪怕吃不光,到時候曬成番薯干,也可以給小孩子當零嘴。
當然了,他們各家也是有自留地的,但他們的自留地也不僅僅是種番薯,他們也要菜的。畢竟他們不像寧書家,地基地能空出半畝種蔬菜。
地基地都是用錢買的,誰舍得買了地基地來種蔬菜
而且,也不是每戶人家都買得起地基地的。
所以就算他們自留地剛豐收了食物,可現在寧書這邊能換番薯,他們還是都愿意換一些,留在家里備用。
“大伯母,嬸子,我娘說的是真的,留下自家吃的一些番薯,其他都換了。”寧書道。
得了寧書的話,接下來大家開始換番薯了。
最先是林大伯母換的,她拿來一籃子的雞蛋,可能是家里估計過的,剛好五斤雞蛋,換了寧書家的50斤番薯。然后是10斤大米,換了寧書家的40斤番薯,一共換了90斤。
接著是巧花嬸子家的,他們家的雞蛋只有三斤,換了30斤的番薯,但是他們家的大米多,拿來了30斤,換了120斤的番薯。
兩戶就210斤番薯換出去了。最后是老宅換,林母也是用雞蛋和大米換的,換了150斤的番薯。
一下子換走了360斤的番薯,寧書倒是高興,大不了剩下的做番薯干了。
不過過了一會兒,又有兩戶人家上門了。一戶是家里比較窮的,就住著兩姐弟,父母都去世了。兩姐弟工分掙不了多少,糧食全靠自留地的,但是他們年紀小,種的也不好,所以收成沒有別人家的多。聽說寧書這里可以換糧食,就拿著雞蛋上門了。
他們拎來的雞蛋不少,也有3斤,可以換30斤的番薯,寧書擔心他們拎不動,還讓林國棟給拎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