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肉是按照人頭來的,有工分的扣工分沒工分的扣錢。按照年齡來,18歲以下的二兩肉,18歲以上的半斤肉。
寧書家兩個大人一斤肉,三個小孩六兩肉,一共一斤六兩。
“我要排骨或者豬蹄,可以多要一點嗎”寧書輪到的比較晚,分肉是按照工分來的,誰家的工分最多,第一個分。
老宅六個大人上工,工分很客觀,也排的很前面,而寧書家是倒數的,寧書只上了半天工,如果不是后面林國棟上了一個月左右的工,她就只有半天的工分了。
倒數最大的壞處大概就是肥肉快沒了。
這個年代油少,老百姓基本都喜歡肥肉,烤豬肉補充油分。
“寧知青,就這么點肥肉了,可以給我們家留點嗎”排在寧書后面的一個婦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她身體差,沒辦法上工,家里的男人不務正業,所以他們家的工分還沒有寧書家多。
不過,他們家雖然一個不上工,一個上不了工,穿的衣服也破的很,但精氣神卻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
寧書道“我問問”隨即問分肉的大爺,“叔,我要排骨和豬蹄,肥肉留給別人,可以給我多要一點嗎”
對于寧書喜歡分排骨和豬蹄的事情,大家也見怪不怪了。畢竟寧書下鄉五年了,每年分肉的時候,她都要排骨或者豬蹄。
大爺也干脆“骨頭占重量,你們家一斤六兩,給你兩斤半,行嗎”
“行行行。”寧書干脆。她領了兩斤半的排骨,并沒有馬上離開。
等所有人都分好肉,又一只沒有分過的豬被抬了上來,接下來買豬肉的環節了。賣豬肉的時候寧書就靠前了,就是一個整個村子里,愿意花錢買豬肉的也不多。
像老宅,七個大人分了三斤半,八個孩子分了一斤六兩,加起來五斤一兩了,所以一般都不會再買肉了。
而這個年代家家戶戶孩子都不少,沒分家的更是多,所以分到五六斤豬肉的也很多。故而買豬肉的人家就少了。
“叔,我要三十斤精肉。”寧書大氣,開口就要了三十斤豬肉。
“寧知青往年都買十斤的,今年怎么要三十斤了”分肉的大爺好奇的問。
寧書道“國棟年后要
走了,到時候做些肉干給他帶走。她說的是實話,部隊里就算有肉,也不是能經常吃到的,而且這五年來,林國棟每個月的肉票都寄過來了,他自己雖然在部隊食堂吃飯吃肉不用票,但也是限量的,
林國棟也在一邊,聽到她這樣說,心里有些激動,就是面上,細看之下也能看出,嘴角有了些許的弧度。
二寶聽到娘說要做肉干給爹帶走,眼睛瞪得圓圓的。“娘,那我們不吃肉肉了嗎我都沒吃過肉干呢。”
林國棟的感動瞬間被二寶說沒了,這不孝子,老子吃點肉干怎么了
“哈哈哈”有人大笑,“二寶,你爹把肉吃光了,你就沒有的吃了。”
“就是,你可不能讓你娘把肉給你爹。”
“二寶,回去就把肉藏起來。”
寧書也是哭笑不得“那買肉的錢錢你爹也有掙,你不給他吃肉,他不掙錢錢了呢”
二寶道“娘也會掙錢錢啊,等我和哥哥長大了,我們也會掙錢錢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