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煙還在模仿鄉民學舌,青溪便進來說“小娘子,汴州那邊來信啦。”
崔筠心頭的陰霾終于散了些,她拆開信,旋即眉目舒展,臉上也有了笑意“太好了,阿姊要來參加八關齋會,還說要陪我在昭平鄉過年。”
收到竇嬰的信后,崔筠便準備了起來。
汝州各縣搜捕淮西細作半個月都沒有進展,漸漸的有人質疑是不是當初那個小將看錯了,也有人猜測細作或許早就逃出汝州了。
眼瞧著忙了這么久一點收獲都沒有,不僅州縣兵馬開始疲軟懈怠,連老百姓都開始感到不滿。
三天兩頭就被盤問,太擾民了。
因此除了汝州城還需嚴加盤查外,各縣鎮只需扼守關隘。
而魯山縣臨近廣寧寺的八關齋會,鄭什將頂不住壓力,終于把張棹歌給喊了回來。
張棹歌穿上戎裝回去點卯那日,另外兩營的副將見了她,紛紛表示羨慕她休息了這么多天。
語氣酸溜溜的,別人聽了還當是張棹歌不管將士們的死活,主動休假的呢
張棹歌心說,誰說軍營中這些五大三粗的糙漢沒心眼了這挑撥離間上眼藥的本事可一點兒都不小。
當初她被停職,這倆可是叫得最歡的。
她假裝聽不出他們的酸話,真誠地說“嗐,原來你們這么想休息,早說呀鄭什將為人公正無私,那是有功必賞的,等你們也立了功,肯定能得到鄭什將的體恤,讓你們也多休息幾天。”
又說“不過,你們怎么就不會把握立功的機會呢你們若能早日抓到淮西細作,那今日休息的就肯定是你們了。”
兩營副將被她一通陰陽怪氣,氣得再也維持不住好臉色,面色陰沉地離開了。
張棹歌返崗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八關齋會舉辦期間協助廣寧寺維護秩序。
八關齋會當天,張棹歌早早地率兵前往廣寧寺。
來赴會的信眾非常多,很多虔誠的信眾都是遠道而來,寺院里容不下這么多人,他們就在山腳下廣寧寺搭的草棚里落腳。
寒冷的夜里,沒有攜帶棉被的人也只能圍在篝火旁取暖,或蜷縮在角落躲避寒風。
邱斛不理解“頭兒你說他們這么冷的天里跑這么老遠來送錢,路上遇到危險連命都會保不住。圖啥”
張棹歌神色莫辨“信仰這種東西,誰知道呢。”
廣寧寺的鐘聲響起。天亮了。
許多住在附近的信眾紛紛動身前往道場。
這時,張棹歌在人群中看到了兩道熟悉的身影。
竇嬰和崔筠擠開人群來到她的面前,摘下帷帽,笑吟吟地說“大郎,果真是你。”
張棹歌有些訝異“竇小小,你怎么也來湊這個熱鬧”
聽到張棹歌喊自家阿姊的小名,崔筠偏過臉看向竇嬰。
竇嬰神色如常“不許”
“哪能呀。”
竇嬰這才說“我在汴州待著悶,得知七娘今年要在昭平鄉過年節,便過來陪她守歲。”
張棹歌目光一撇,落在崔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