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的乘務報告十分簡單,就是一頁印刷好的的表格,班組根據人員的出乘情況,把全班組的人員名單按執乘的車廂填寫上去,并填寫上每人的胸章號,單職名的列車長、業務員、廣播員、行李員和供水員都有專門的欄目填寫,同樣,乘警、檢車員、餐售人員和發電車人員也都有專門的欄目,人員情況一目了然。再有一項就是班組本趟乘務的重點工作。
一般情況下,每班出乘前,乘務報告都用復寫紙寫,復寫個四五份,因為一般乘務不一定有多少檢查組上車檢查,多準備一些乘務報告是為了以防外一,如果用沒了現寫來不及,領導上車檢查列車長不遞交乘務報告是大忌。
蘇明陽感覺到,乘務報告就是一張紙,記載的內容有限,領導上車拿過乘務報告只能看到這個班組的人員狀況,以及本趟乘務的重點工作,無法對這個班組情況有一個較深的了解,比如這趟列車的地域特色、這個班組特點、在什么方面比較突出、曾經獲得過什么榮譽等等,無法讓領導對班組有一個直觀的好印象。
蘇明陽想到了前世他當列車長參加紅旗列車驗收時,他自制的一本畫冊式的乘務報告,第一頁的內容是藍島車的歷史及沿途各省市的人文風光,第二頁是本班組的簡介和曾經獲得過鐵道部、鐵路局的榮譽稱號,這樣一下子就讓檢查的領導了解到班組的狀況,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第三頁是班組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和獎杯、獎牌的照片,第四頁是班組曾經開展過的特色活動及照片,最后一頁才是班組人員狀況的乘務報告。
如果制作一本這樣的乘務報告,班組在紅旗列車驗收中肯定有利,雖然這個時代想制作這樣一本畫冊式的乘務報告成本較高,但蘇明陽不差這幾個錢,只要班組在紅旗列車驗收中能獲得好名次,花這點錢根本不算什么。
時間不長,李軍拿著一沓文件回來了,把兩份復印好的文件遞給了蘇明陽說:“小蘇,這是你要的兩份文件,齊了!”
“謝謝李哥!”蘇明陽道了一聲謝,接過文件翻看了一下。
李軍笑著說:“小蘇,跟我你還客氣什么,來,坐,我給你沏杯茶。”
蘇明陽急忙說:“不了,不了,我得馬上去按照文件核對一下,有錯的地方好改過來。”
李軍說:“小蘇,驗收還早著呢,你急什么,既然來了咱們就聊一聊,挺長時間咱們也沒聊了。”
蘇明陽一聽李軍這么說還真不好硬走了,于是說:“是啊,挺長時間沒好好聊一聊了,李哥,你現在的詩詞寫得怎么樣了?”說著,在李軍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自從加入龍江詩社之后,我寫了不少詩詞,在省報和市報上發表了一部分,在詩社的龍江詩詞上也發表了幾組。”李軍一邊說著,一邊給蘇明陽沏了一杯茶水,端了過來。
蘇明陽趕緊站起身接了過來說了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