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一聽蘇明陽根本沒有那個想法才放下心來,說:“兒子,你的這個想法很好,救急不救貧,幫得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無論是親姐弟還是親戚朋友都一樣,帶她走上致富之路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蘇明陽說:“是的,媽,我就是這么想的。這個食品批發生意是我的,我上班沒時間打理,讓二姐來幫我看攤打理生意,我每月給她開資,年底的時候再給她分紅,讓她掙得絕對比上班的工人高得多。生意做得好了我再分給二姐一些股份,掙得多她就分得多,這樣她的積極性就高。”
聽到這里李淑英終于笑了:“這還差不多,兒子,看來你還沒傻透!”
蘇明陽笑著說:“媽,這和傻不傻沒關系,我有錢了也不能看著二姐受窮啊,咱們一家人都過得好好的,幸福美滿的多好啊!”
李淑英和蘇志國這一代人傳統的思想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女兒是外姓人,兒子才是接戶口本的,心里都是偏向兒子的,不是對女兒不關心,那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里的一切都先可著兒子,然后才是女兒!
李淑英突然想起搞食品批發生意進貨需要一大筆錢的,便問道:“兒子,你做這個生意進貨是不是需要很多錢?”
蘇明陽說:“是的,明天張老板不是要給我打過來56萬元錢么,進貨足夠了!”
李淑英說:“那也不能把這些錢都用到進貨上,以后你結婚還需要錢呢,不能到時候手里沒錢抓瞎啊!”
蘇明陽笑著說:“媽,錢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寫小說的錢還會陸續的給我打過來,而且還有好幾本書的影視版權還能賣不少錢呢,放心吧,今后咱們家是不會缺錢的。”
兒子蘇明陽寫通俗小說能掙這么多錢是李淑英所沒想到的,而且兒子的心地如此善良更讓她放心,兒子長大了,有他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她就不能過多的干涉,于是不再提這件事情,而是說:“兒子,快吃飯吧,不然一會兒就涼了。”
蘇志國這時終于忍不住說:“明陽,你業余時間做什么我和你媽不干涉,但是,工作你必須得好好干,工作是你的立世之本,如果因為有錢了就不好好工作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蘇明陽笑著說:“爸,你就放心吧,工作我肯定要好好干的,將來不說當局長吧,但是科長、段長的還是有希望的。”
蘇志國點點頭說:“你有這個心就好!”
李淑英沖著蘇志國說:“行啦,你就別在這兒說教了,趕快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