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珍一聽這些錢還不一定夠用嚇了一跳,如果3000塊錢還不夠,蘇明陽給她的那2000塊錢就更不夠了,只好點點著接過了這3000塊錢。
這一切李淑華都看在了眼里,嘆息了一聲說:“小妹,我這個病可把你給拖累了!”
李淑英急忙說:“大姐,你這是說的哪的話,有病咱們就得治啊,我和老蘇都有退休金,我辦補習班一個月也不少掙錢,你就安心的治療吧!”
“唉!農村人真是得不起病啊!”李淑華長嘆了一聲說道。
這個時代不只是農村人得不起病,城里人一樣得不起病,有公費醫療的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還好一點,如果沒有的得一場大病幾乎就是傾家蕩產,更可怕的是錢花沒了人也沒了!
蘇明陽心里清楚,前世的時候結核病國家是免費治療的,但不是現在,而是2000年以后國務院出臺一個結核病指導意見后,治療結核病才開始免費的。這指導意見具體是什么名稱和內容,以及具體是哪一年出的他都記不清了。但他知道,得了肺結核病住進結核病醫院也不是你什么錢都不用花了,只是治療結核病和藥物和相關的檢查不用花錢,其他的藥物和床費什么的還是要花的。
而這個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各個行業和各個單位都大搞多元經營掙錢,連部隊都經商辦企業,何況醫院呢。這就是一個全民經商做生意的時代,醫院的醫藥費當然也是水漲船高,這個時代沒有醫保,更沒有新農合,看病就醫都得自掏腰包,農村還很貧困,得了病不是不想治,而是沒錢治,以致于造成了得了病吃點藥打點錢硬挺著也不去醫院治病的局面。
龍江至青峰之間是省道,路況比龍江到興民要好得太多,都是柏油路,只是路面窄了一些。可這個時候汽車的保有量也不多,路上的車不多,60公里的路程蘇明陽不到一個小時就把車開進了青峰縣城。
按照醫生給他的地址,蘇明陽只是停車打聽了三次路就找到了結核病醫院。出示了龍江人民醫院出具的轉院單,很快就辦理好了住院手續。李淑華住的是一個三人病房,但這個病房暫時只有她一個病人,基本上和單間一樣。
李淑華一住上院,各種檢查接踵而至,并很快就掛上了點滴。
結核病是傳染病,醫院的管理十分的嚴格。重患只允許一個人在醫院護理,平時是封閉式管理,只有周日上午8點至11點是開放探視時間。
只允許一個人護理那只能是張桂珍在這兒護理她母親,吃飯的問題不用愁,醫院有食堂,一日三餐到時間就有送飯車過來,醫院內部也有小商店,一般的生活用品和吃的基本上都有,只有手里有錢就不用愁,但是打飯用的飯盒和水杯什么的這里卻沒有,蘇明陽開車拉著張桂珍到縣里采購了一番生活用品,直到護士過來清房的時候,李淑英才依依不舍和蘇明陽一起告別了李淑華。
在開車往回走的時候,蘇明陽見母親李淑英一直在暗暗的抹著眼淚,便安慰她說:“媽,你也不用太傷心了,肺結核畢竟不是不治之癥,大姨很快就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