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葉子,蘇明陽是只聞其名,未見其人,想到今天能見到大名鼎鼎的葉子,他的心里也有點小激動,這是一個文學還沒有完全荒廢的時代,作家詩人頭的上光環還沒有完全退色,人們對作家還沒有失去應有尊重和崇拜。
“好的,鄒老師,我這就過去。”蘇明陽答應了一聲,放下電話拿起自己的手包下了樓,開著車來到了雜志社。
鄒棟梁見到蘇明陽很高興,熱情的把他讓到沙發上坐下,并親手為他沏了一杯茶,蘇明陽急忙站起來雙手接了過來。鄒棟梁的辦公室里沒有別人,這個葉子顯然還沒有到,蘇明陽接過茶笑著說了一聲:“謝謝!”
鄒棟梁笑著點了點頭,然后問題:“小蘇,最近在創作什么小說呢,我這邊怎么不見你的稿子呢?”
蘇明陽這段時間除了為譚麗麗的女兒到京城治病忙碌外,就是為競聘列車長的事情復習,中間又給張少強那邊碼了一部黑道小說,還要給寫通訊報道,純文學的小說還真沒有時間寫,他準備等食品批發商店那邊開業后,再靜下心來好好創作幾篇小說。
見鄒棟梁問起,蘇明陽只好說:“鄒老師,我最近正在收集抗美援朝時期鐵路支前運輸的一些資料,準備寫一部系統的反映鐵路人在抗美援朝中保障運輸線的長篇小說,現在已經收集了一部分資料,就等著材料收集足了就動筆。”
蘇明陽前世也寫過一部抗美援朝中鐵路人事跡的中篇小說,篇幅達到了7萬多字,已經很接近長篇了。但是小說寫出來后卻命運多舛,連投了多家正規的雜志社都被退了稿,最后只是在鐵路局的內部刊物《鐵溪》和龍江市作協的內部刊物《長白山》上發表了一下,發表之后也是反應平平,沒有濺起一點浪花。
鄒棟梁聽后詢問道:“小蘇,現在長篇不好寫,想發表或出版更難,你這部長篇構思好了嗎?想怎么寫?”
現在蘇明陽還沒有考慮好怎么來創作這部長篇小說,如果把前世創作的那部中篇結合這次如果能采訪到那位老司機的故事結合到一起寫,他相信自己能寫出一部不錯的長篇,見鄒棟梁問起,他就把自己的構思和想法說了一下。
鄒棟梁思考了一會兒終于說:“小蘇,你說的這個題材十分的冷門,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我不建議你寫,現在是傷痕文學和先鋒文學盛行的時代,就連抗美援朝題材的都很少有人敢碰,更別說那場戰爭中鐵路的后勤題材了。當然,如果這是你們鐵路那邊的一個特殊的需要除外。”
蘇明陽當然清楚這是鄒棟梁對他的善意的提醒,他也知道這個題材的長篇是很難找到出版社給出版的,但他的出發點是用自己筆記錄那個時代,讓世人了解鐵路人在抗美援朝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和風采,即使小說寫出來后找不到出版社,那么他自費也要把這部小說出版了。
想到這里,蘇明陽點頭說:“謝謝鄒老師的指點,我會非常謹慎對待的。”
“當、當、當……”這時,傳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鄒棟梁把頭轉身門的方向說:“請進!”
門一開,一位穿著一身白色連衣長裙三十五六左右歲的女人走了進來,看到辦公室中的鄒棟梁,她十分驚喜且熱情的叫了一聲:“鄒老師好!”便快走幾步來到鄒棟梁面前,伸出雙手熱情的和他握手。
蘇明陽估計這一位就是那位詩人葉子了,便也隨著鄒棟梁站起身來,鄒棟梁與葉子握了手,一指蘇明陽說:“葉子,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遠望一書的作者蘇明陽!”
“啊?你就是蘇明陽?這么年輕啊!”葉子一臉驚訝的表情,卻十分熱情的上前與蘇明陽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