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草木,都是秉受繁氣、殘氣而生,天生無心無覺。如果要修行,比旁的生靈都艱難得多,只能移后作前,先歷情劫,通七情、曉六欲,修得一顆人心,而后才能幻化成人形。你現在能以這樣的面貌回歸幻境,就是已經修得人心的緣故。”
黛玉現在雖然還不知道自己底里,畢竟生有仙根,聽了這一番話,就好像聞得仙音一樣,竟然有幾分入迷。
“可卿”見狀,不由得暗暗點頭。
“晴雯”則道“絳珠別看姐姐說得輕巧,其實是很難做到的。譬如蘅蕪君,若論根基稟賦,比你也差不了什么;只是她心中無物,在情之一道上總是開不了竅,因此歷劫幾世,仍然不能完功。
“如非仙子執掌風月已久,深諳癡男怨女心事,為你們設下這一迷局,以致情天恨海,心意難平,恐怕她這次還脫不了身呢。”
這話便難掩調笑之意了。黛玉已大概知道她的性情,倒也不惱,只是微微一笑,并不接她的話頭,反而贊道“這位仙子如此洞悉人心,想必是修道有成,令人歆羨。不知她的跟腳落在哪一類草木,姐姐可能見告否”
“晴雯”嫣然道“仙子與我等不同,乃是名注仙籍的天宮仙娥,并非草木精靈。她受命坐鎮太虛幻境,實則是為了襄助我等修行,只等眾姐妹幻化人身,便要回天宮復命。不然在這幻陣待得久了,觀遍風月情濃,只怕仙子也要道心不穩了哩。”
“可卿”聽了這話,當下面露不快,眉間輕蹙,責備道“你真是越發輕狂了。仙凡之別,便在于仙人即使有血氣之誘,仍能主持靜一,涵養本性,不受于物欲。你雖然是修得人身,但如果一昧縱情任性,不懂得反省內求與克制的重要,只怕將來也難免牛山失其美木呢”
這“牛山美木”的典故出自孟子,乃是以牛山喻人性,山上嘉木則指代人性中的善端,是說美木雖有雨露滋潤,日夜生長,可若是反復用刀斧砍伐,又放牧牛羊,那山上很快就要變得光禿禿了。本意正是告誡人要時刻注重呵護善端、存心養性。
“晴雯”聽得一驚,頓時警醒,回想自己言行舉止,背上竟生出一層冷汗,一迭聲道“怪我,怪我,故人重逢,難免放肆了。好姐姐,我知道錯了,再不敢了”
“可卿”這才面色稍霽。
黛玉也覺得大為受教,只是見晴雯受責都是因為自己的問答而起,心中不過意,忙岔開話題,道“姐姐既然說這里是太虛幻境,怎么剛才我聽兩位姐姐言談之間,又將這里叫做幻陣,這又是什么緣故”
“可卿”輕輕一哂,道“什么太虛幻境,你難道不曾聽古人說,太虛本沒有形體,只有氣是本源,世間萬物,不過是氣的聚散與變化罷了。因此才有這個名字啊。”
黛玉微微怔住,她這樣穎悟的人,這一下竟然也對答不上來。
“可卿”笑道“可見你入世這么久,到底是迷失了慧性,雖現在還不知道原因,但最好早早回頭,不然將來回了離恨天,你又該怎么辦呢”
黛玉更為費解,暗忖道“奇怪,既然說這太虛幻境是假的,怎么又真有個離恨天”
“可卿”卻不再多說,只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日后你自然就明白了。”又向“晴雯”道“絳珠這情況,我也沒有辦法,正好她要去仙子那里銷賬,不如我帶了她去,問問仙子就知道了。你且自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