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這時聽黛玉發問,知道其中必有深意,雖深信她不會害自己,卻不知該如何配合。
這一猶豫,黛玉已喝責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人最忌自作聰明,自以為是。你連這個也不懂嗎我問你話,你為何遲疑不答”
孫悟空被逼無奈,想起黛玉行事素有君子之風,索性橫下一條心,毅然道“我弟子一向勤謹好學,實不知錯在哪里,還請師姊指正”
眾人聽了,皆是面色忿忿,以為他死鴨子嘴硬,不肯自承錯處,都不由得連連搖頭,越添了幾分輕視。
黛玉卻道了聲“好”,又道“我問你,素日李師兄教你,是否認真盡責”
孫悟空對此人已是切齒痛恨,但他心性光明磊落,實在做不出空口誣陷人的事來,只得咬牙道“他教我實是盡心盡力,并無疏漏,更不曾有半點懈怠。”
黛玉又道了聲“好”,再問道“李師兄教了你哪些學問”
孫悟空剛才不肯攀咬,干脆破罐子破摔,全都據實以告,從修道入門必學的內景圖,一直說到了老子所傳的道德真言,連每日教課的時辰都說得清清楚楚。
眾人在旁傾聽,不知不覺間竟大為改觀,都在心里暗想“這猴子雖有許多不是,倒也算得上誠實無偽有擔當,也不因好惡而中傷他人,實在難得。先前只當他有意推諉,現在想來也許是錯怪了他也未可知。”再看孫悟空時,不免有了些憐憫愧疚之意。
李瑞在旁看得清楚,便覺得不好,雖看不懂黛玉的做法,心里卻止不住的砰砰亂跳,眼見黛玉又要說話,急忙開口打斷,設詞敷衍道“師妹這般問法,豈不是耽誤了師父講經還是先將他逐出去,日后再作懲戒吧。”
黛玉反應何等敏捷,不等眾人有什么意見,已是笑吟吟道“師兄果然是個仁厚君子,想必是覺得先趕了人出去,師父日后便不好再罰他了吧師兄啊,豈不聞愛之適之足以殺之你雖是愛他才想幫他,到了最后卻是害了他呀。不趁此時辨明是非,怎能讓我等引以為鑒呢還是請你稍安勿躁,讓我再問幾句罷。”
她本有口舌之利,心又七竅玲瓏,明明是要拿話堵李瑞的嘴,偏要故意惡心人,將仇怨已深的兩個人,非說得好似同門情誼深厚。
李瑞聽得跟吞了蒼蠅一般,一陣膩歪反胃,再想說話時已失了時機,便聽黛玉又對孫悟空問道“你既然說李師兄教得好,自己學得也好,那我便要代師父考考你了。內經圖上題詩我有,前四句你可還記得”
孫悟空不假思索,張口便答道“記得。乃是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黛玉微微頷首,吩咐道“那你就把這四句詩解給大家聽聽罷。”
李瑞心中一緊,不由得變了臉色。這內經圖正是最為經典的謎戲畫風,將道家靜功小周天法隱于山水風景之中,恰與圖上題詩的隱喻一脈相承。因為它講的是內丹基礎,祖師座下弟子代師教導時,都將其列為入門必讀,甚至有許多人識字之初便來源于這圖上的詩文。
孫悟空背誦的這四句正是全圖精髓,講的本是修煉內丹、調伏心意,但他不懂隱喻,只以為是老農持鞭、驅牛耕地的情景。
眾人一聽,當時全都嘩然,更有甚者大聲呵斥道“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此乃天人合一之意象,豈容他如此不分輕重,妄言妄語”